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一、关于言语行为的研究 | 第10-13页 |
二、关于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研究 | 第13-17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类型阐释.. | 第19-29页 |
第一节 功能维度的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类型 | 第19-25页 |
一、接纳感受性言语行为 | 第20页 |
二、表扬或鼓励性言语行为 | 第20-21页 |
三、接受并使用学生观点性言语行为 | 第21-22页 |
四、提问性言语行为 | 第22页 |
五、讲授性言语行为 | 第22-23页 |
六、指令性言语行为 | 第23-24页 |
七、批评性言语行为 | 第24-25页 |
八、无效性言语行为 | 第25页 |
第二节 影响直接性维度的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类型 | 第25-27页 |
一、间接性言语行为 | 第25-26页 |
二、直接性言语行为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强化性质维度的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类型 | 第27-29页 |
一、积极强化性言语行为 | 第27-28页 |
二、消极强化性言语行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优秀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观察与分析 | 第29-49页 |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9-3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9页 |
二、研究样本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三、研究工具 | 第30-31页 |
四、研究实施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观察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32-49页 |
一、总体观察结果的统计 | 第32-34页 |
二、具体观察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34-49页 |
第四章 优秀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优点及其养成路径 | 第49-59页 |
第一节 优秀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优点 | 第49-55页 |
一、高度重视积极强化性言语行为 | 第49-50页 |
二、自觉控制教师课堂言语行为 | 第50-51页 |
三、较为重视间接性言语行为 | 第51-52页 |
四、充分保证课堂言语行为的有效性 | 第52-53页 |
五、注重提问性言语行为的启发性 | 第53-54页 |
六、讲究讲授性言语行为的灵活性 | 第54-55页 |
第二节 优秀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养成路径 | 第55-59页 |
一、对意料之外的课堂言语行为进行深刻反思 | 第55-56页 |
二、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组织的听评课活动 | 第56-57页 |
三、重视学习和运用专业理论 | 第57-58页 |
四、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和借鉴优秀课例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6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