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的变迁研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爱国选文的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研究的综述第11-12页
        1.2.2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材中爱国选文研究的综述第12-15页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5页
        1.3.1 爱国主义第15页
        1.3.2 爱国主义教育第15页
        1.3.3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第15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9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9页
第2章 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与维度第19-25页
    2.1 对爱国主义的认识第19-21页
        2.1.1 爱国主义的政治角度第19-20页
        2.1.2 爱国主义的道德角度第20-21页
    2.2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第21-22页
    2.3 爱国主义教育的维度第22-25页
第3章 国家主义——20世纪80年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第25-37页
    3.1 爱国选文分析第25-32页
        3.1.1 选文倾向性分析:热爱党和革命领袖的选文所占比例最多第25-27页
        3.1.2 课文内容分祈第27-29页
        3.1.3 插图分析——丰富人物形象第29-30页
        3.1.4 习题引导上的思想教育取向第30-32页
    3.2 国家主义——80年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第32-34页
        3.2.1 培养目标以国家需要为取向第32-33页
        3.2.2 思想政治教育色彩较浓第33-34页
    3.3 原因分析第34-37页
        3.3.1 语文教材的继承性第34-35页
        3.3.2 国家建设的需要第35-37页
第4章 政治性向人文性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末的爱国主义教育第37-47页
    4.1 爱国选文分析第37-43页
        4.1.1 选文倾向性分析:赞扬党和领袖的课文明显减弱第37-39页
        4.1.2 课文内容分析第39-41页
        4.1.3 插图分析——烘托主题思想第41-42页
        4.1.4 习题上思想教育的导向弱化第42-43页
    4.2 人文教育显90年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第43-45页
        4.2.1 展现人文情怀,淡化政治色彩第44-45页
        4.2.2 爱国教育内容反映社会生活第45页
    4.3 原因分析第45-47页
        4.3.1 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兴起第45-46页
        4.3.2 德育意识形态化的转变第46-47页
第5章 民族特色凸显——新世纪迄今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第47-61页
    5.1 爱国选文分析第47-56页
        5.1.1 选文倾向性分析:抒发对“祖国”热爱之情的文章增多第47-49页
        5.1.2 课文内容分析第49-52页
        5.1.3 插图分析——渲染氛围、补充说明第52-55页
        5.1.4 习题上政治教育的引导色彩不复存在第55-56页
    5.2 传承优秀文化,凸显民族精神——新世纪的爱国主义教育第56-57页
        5.2.1 重视传统文化第56-57页
        5.2.2 避开政治强化,还原情感表达第57页
    5.3 原因分析第57-61页
        5.3.1 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挑战第57-58页
        5.3.2 社会经济变迁所带来的影响第58页
        5.3.3 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深入第58-61页
第6章 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的变迁及发展展望第61-75页
    6.1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的变迁第61-67页
        6.1.1 爱国主义教育在知识领域和内容上的变化第61-63页
        6.1.2 政治取向的表达方式发生转变第63-64页
        6.1.3 与时俱进,回归人性第64-65页
        6.1.4 爱国方式的转变:由奉献到做好自己第65-67页
    6.2 对我国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展望第67-75页
        6.2.1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第67-69页
        6.2.2 注重激发爱国情感第69-71页
        6.2.3 融合多元文化第71-72页
        6.2.4 切合语文文以载道的特征来传达爱国主义教育第72-75页
结语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美育角度探讨初中语文古典诗歌的情感教学
下一篇:GIS辅助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