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第14-2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1.1.1 目的意义 | 第14页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1.2 研究(设计)方案 | 第16-19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2.3 重点解决问题 | 第17页 |
1.2.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2.5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2.6 预期结果 | 第18页 |
1.2.7 工作安排 | 第18-19页 |
1.3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 第19-20页 |
1.3.1 文献资料 | 第19页 |
1.3.2 设备条件 | 第19页 |
1.3.3 经费 | 第19页 |
1.3.4 已取得工作成绩 | 第19-20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5页 |
2.1 农村单亲家庭 | 第21-22页 |
2.2 农村单亲家庭的类型 | 第22-23页 |
2.2.1 离异式农村单亲家庭 | 第22-23页 |
2.2.2 未婚式农村单亲家庭 | 第23页 |
2.2.3 丧偶式农村单亲家庭 | 第23页 |
2.3 农村单亲家庭的特征 | 第23-24页 |
2.3.1 具有正常的家庭功能 | 第23页 |
2.3.2 农村单亲家庭问题完整家庭一样存在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农村单亲家庭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 第25-32页 |
3.1 调查方式 | 第25-26页 |
3.2 调查结果 | 第26-28页 |
3.3 农村单亲家庭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 第28-30页 |
3.3.1 严重的孤独倾向 | 第28页 |
3.3.2 较多的焦虑情绪 | 第28页 |
3.3.3 过度的自责倾向 | 第28-29页 |
3.3.4 偏高的冲动情绪 | 第29页 |
3.3.5 频繁的身心伤害 | 第29页 |
3.3.6 相关的普遍问题 | 第29-30页 |
3.4 农村单亲家庭青春期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危害 | 第30-31页 |
3.4.1 影响自身发展 | 第30-31页 |
3.4.2 造成家庭负担 | 第31页 |
3.4.3 扰乱社会治安 | 第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农村单亲家庭青春期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2-39页 |
4.1 家庭因素 | 第32-33页 |
4.1.1 易反常的单亲家长 | 第32-33页 |
4.1.2 畸形的家庭教育 | 第33页 |
4.2 社会因素 | 第33-36页 |
4.2.1 社会风气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2 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34-36页 |
4.3 学校教育因素 | 第36-37页 |
4.3.1 道德教育缺失 | 第36页 |
4.3.2 专门教育缺乏 | 第36-37页 |
4.4 农村单亲家庭青少年的自身因素 | 第37-3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农村单亲家庭青春期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9-46页 |
5.1 家长要正视农村单亲家庭这一难题 | 第39-42页 |
5.1.1 坦然面对自己的孩子 | 第39-40页 |
5.1.2 及早投入自己的新生活 | 第40-41页 |
5.1.3 恰当处理离异后的关系 | 第41-42页 |
5.2 学校要特别重视,给予更多的实质关爱 | 第42-43页 |
5.2.1 注意了解情况,建立帮教关系 | 第42页 |
5.2.2 做好爱心教育,解决心理问题 | 第42页 |
5.2.3 加强家庭指导,传达相关知识 | 第42-43页 |
5.2.4 利用榜样力量,提升学生信心 | 第43页 |
5.2.5 营造和谐气氛,提供学习指导 | 第43页 |
5.3 政府开展针对性工作 | 第43-45页 |
5.3.1 建立科学的社会援助制度 | 第44页 |
5.3.2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 第44-45页 |
5.4 社会要为农村单亲家庭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 第45页 |
5.4.1 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单亲孩子问题,营造有益的社会氛围 | 第45页 |
5.4.2 净化社会环境,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 第4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6-4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6页 |
6.2 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 第4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详细中文摘要 | 第56-59页 |
详细英文摘要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