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1.2.1 对外直接投资 | 第16-17页 |
1.2.2 制度因素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7-18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1.5 创新点 | 第19-20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1-31页 |
2.1 经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21-24页 |
2.1.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21-22页 |
2.1.2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第22-24页 |
2.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24-26页 |
2.2.1 制度理论 | 第24页 |
2.2.2 小规模技术理论 | 第24-26页 |
2.3 跨国企业OFDI的制度驱动因素 | 第26-29页 |
2.3.1 企业OFDI的母国制度驱动因素 | 第26-27页 |
2.3.2 企业OFDI的东道国制度驱动因素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 第31-37页 |
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大,发展迅猛 | 第31页 |
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同比增长显著,全球排名位列前位 | 第31-33页 |
3.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特征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案例特征 | 第37-43页 |
4.1 模型指标选取 | 第37-38页 |
4.2 不同投资额、东道国类别、企业性质与OFDI失败比率 | 第38-39页 |
4.3 母国制度因素与OFDI失败比率 | 第39-41页 |
4.4 东道国制度因素与OFDI失败率 | 第41-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母国制度因素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 第43-50页 |
5.1 研究假设 | 第43-44页 |
5.2 probit模型介绍 | 第44-45页 |
5.3 企业类型划分 | 第45页 |
5.4 母国制度视角下模型的构建 | 第45-46页 |
5.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5.5.1 全样本分析 | 第46-47页 |
5.5.2 不同所有制企业样本 | 第47-48页 |
5.5.3 不同投资动机企业样本 | 第48页 |
5.6 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东道国制度因素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 第50-58页 |
6.1 研究假设 | 第50-51页 |
6.2 东道国制度视角下模型构建 | 第51-52页 |
6.3 实证分析 | 第52-56页 |
6.3.1 全样本分析 | 第52-53页 |
6.3.2 不同OFDI投资额的企业样本 | 第53-54页 |
6.3.3 不同所有制企业样本 | 第54-55页 |
6.3.4 不同投资动机企业样本 | 第55-56页 |
6.4 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七章 启示 | 第58-61页 |
7.1 完善国内OFDI激励政策,提供健全的OFDI融资体系 | 第58-59页 |
7.2 积极引导本国企业海外发展,加强风险监管力度 | 第59页 |
7.3 了解东道国制度障碍,科学选择OFDI投资国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