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标准与检验论文--食品的微生物检验论文

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法检测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食源性疾病危害概述第13页
    1.2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概况第13-18页
        1.2.1 传统检测法第14页
        1.2.2 免疫学方法第14-15页
        1.2.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第15-18页
    1.3 本研究使用的检测技术第18-24页
        1.3.1 依赖于解旋酶的核酸等温扩增法第18-21页
        1.3.2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第21-24页
    1.4 立项依据第24-25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HRM-real time PCR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第27-42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27-28页
        2.2.1 试验菌株第27页
        2.2.2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第27页
        2.2.3 仪器与设备第27-28页
    2.3 实验及分析方法第28-32页
        2.3.1 菌种的保藏及菌株的培养第28页
        2.3.2 菌体DNA的提取第28-29页
        2.3.4 引物的设计与筛选第29-30页
        2.3.5 单重HRM-real time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第30页
        2.3.6 多重HRM-real time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第30-32页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39页
        2.4.1 引物的设计第32-33页
        2.4.2 单重HRM-real time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第33页
        2.4.3 多重HRM-real time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第33-39页
    2.5 讨论第39-41页
        2.5.1 关于竞争性抑制第39-40页
        2.5.2 T_m值的界定问题第40-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多重HRM-real time PCR检测方法的评估第42-60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42-43页
        3.2.1 试验菌株第42页
        3.2.2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第42页
        3.2.3 样品第42-43页
        3.2.4 仪器与设备第43页
    3.3 实验及分析方法第43-45页
        3.3.1 菌种的保藏及菌株的培养第43页
        3.3.2 菌体DNA的提取第43页
        3.3.3 多重HRM-real time PCR反应体系的特异性试验第43页
        3.3.4 多重HRM-real time PCR反应体系的敏感性试验第43-44页
        3.3.5 多重HRM-real time PCR反应体系试验间和试验内稳定性试验第44页
        3.3.6 多重HRM real-time PCR体系同时检测人工染菌食品样本第44-45页
        3.3.7 天然染菌样本的抽样检测第45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5-57页
        3.4.1 多重HRM-real time PCR反应体系的特异性第45页
        3.4.2 多重HRM-real time PCR反应体系的灵敏度第45-53页
        3.4.3 多重HRM real-time PCR体系的重复性第53-54页
        3.4.4 多重HRM real-time PCR体系检测人工染菌食品样本第54-55页
        3.4.5 多重HRM real-time PCR体系对天然染菌猪肉样本的检测第55-57页
    3.5 讨论第57-59页
        3.5.1 影响T_m值的因素第57-58页
        3.5.2 HRM real-time PCR体系的灵敏度第58-59页
        3.5.3 T_m值的比较第59页
    3.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耐热解旋酶Tte-uvrD粗酶液的制备及活性的初步评估第60-86页
    4.1 引言第60页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60-63页
        4.2.1 试验菌株第60页
        4.2.2 样品、试剂和培养基第60-63页
    4.3 实验及分析方法第63-75页
        4.3.1 菌种的保藏、菌株的培养及菌体DNA的提取第63页
        4.3.2 试剂的配置第63-66页
        4.3.3 Tte-uvrd酶的克隆第66-72页
        4.3.4 Tte-uvrd酶的诱导表达第72-73页
        4.3.5 粗酶液的制备第73页
        4.3.6 Tte-UvrD粗酶液活性的初步评估第73-75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75-83页
        4.4.1 目的基因tte-uvrd的扩增及目的片段的纯化第75-76页
        4.4.2 阳性重组子质粒DNA鉴定第76-78页
        4.4.3 DNA的浓度及纯度测定第78-79页
        4.4.4 粗酶液的制备第79-81页
        4.4.5 粗酶液活性初步评估第81-83页
    4.5 讨论第83-85页
        4.5.1 制备高活性Tte-uvrD粗酶液的意义第83页
        4.5.2 高活性粗酶液的制备要点第83-84页
        4.5.3 控制影响分光光度计读数的因素第84-85页
    4.6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五章 HRM-tHDA单重检测体系的建立及评估第86-96页
    5.1 引言第86页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86-87页
        5.2.1 试验菌株第86页
        5.2.2 样品第86页
        5.2.3 主要试剂第86页
        5.2.4 仪器与设备第86-87页
    5.3 实验方法第87-89页
        5.3.1 菌种的保藏、菌株的培养及菌体DNA的提取第87页
        5.3.2 单重HRM-tHDA体系的建立第87页
        5.3.3 单重HRM-tHDA反应体系的评估第87-88页
        5.3.4 单重HRM-tHDA体系检测人工染菌食品样本中的致病菌第88-89页
        5.3.5 单重HRM-tHDA体系应用于天然染菌样本的抽样检测第89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9-94页
        5.4.1 单重HRM-tHDA检测三种目标菌第89-90页
        5.4.2 单重HRM-tHDA的特异性第90-91页
        5.4.3 单重HRM-tHDA体系的灵敏性试验第91-92页
        5.4.4 单重HRM-tHDA体系的重复性性试验第92-93页
        5.4.5 单重HRM-tHDA体系用于检测人工染菌猪肉样本中的致病菌第93页
        5.4.6 单重HRM-tHDA体系用于检测市售猪肉样品中的致病菌第93-94页
    5.5 讨论第94-95页
        5.5.1 HRM-real time PCR与HRM-tHDA体系的对比第94页
        5.5.2 HRM-tHDA单重检测体系建立的意义第94-95页
    5.6 小结第95-96页
结论与展望第96-101页
    一. 结论第96-99页
    二. 课题创新性阐述第99-100页
    三. 展望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附件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尖晶石型铁酸盐的制备及催化选择性氧化和Suzuki偶联反应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枇杷果核中三萜类物质与多酚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