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斜塔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及减隔震支座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以及意义 | 第10页 |
1.2 斜拉桥主梁的支承体系 | 第10-11页 |
1.3 混合梁独斜塔斜拉桥综述 | 第11-14页 |
1.3.1 独塔斜拉桥的特点 | 第11-12页 |
1.3.2 混合梁斜拉桥的特点 | 第12页 |
1.3.3 斜塔斜拉桥的特点 | 第12-13页 |
1.3.4 独斜塔斜拉桥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桥梁减隔震支座综述 | 第14-15页 |
1.4.1 桥梁结构震害与传统抗震方法 | 第14页 |
1.4.2 减隔震技术 | 第14-15页 |
1.4.3 桥梁减隔震支座 | 第15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17-32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7-18页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8-26页 |
2.3 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 第26-32页 |
3 结构地震响应及反应谱分析 | 第32-42页 |
3.1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 第32-34页 |
3.2 反应谱分析 | 第34-38页 |
3.2.1 反应谱的定义 | 第34-35页 |
3.2.2 规范反应谱 | 第35页 |
3.2.3 反应谱组合方法 | 第35-36页 |
3.2.4 反应谱函数 | 第36-38页 |
3.3 反应谱计算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4 动态时程反应分析 | 第42-57页 |
4.1 地面运动输入 | 第42页 |
4.2 选取实录波的步骤 | 第42-43页 |
4.3 选用实录波 | 第43-45页 |
4.3.1 调整幅值 | 第43页 |
4.3.2 选用的实录波 | 第43-45页 |
4.4 阻尼计算 | 第45-46页 |
4.5 时程分析位移计算结果 | 第46-53页 |
4.6 时程分析内力计算结果 | 第53-54页 |
4.7 时程分析与反应谱法分析结果对比 | 第54-57页 |
5 原设计采用减隔震支座的研究分析 | 第57-71页 |
5.1 新的抗震技术 | 第57-58页 |
5.2 抗震型球形钢支座 | 第58-60页 |
5.2.1 抗震型球形钢支座的基本性能要求 | 第58页 |
5.2.2 抗震型球形钢支座的设计原则 | 第58-60页 |
5.3 抗震型盆式橡胶支座 | 第60-61页 |
5.4 考虑减隔震措施的大桥结构时程反应分析 | 第61-70页 |
5.4.1 原设计选用减隔震支座的相关输入参数 | 第61-62页 |
5.4.2 时程分析计算结果 | 第62-70页 |
5.5 原设计减隔震措施效果评价 | 第70-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