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箱梁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1.1 箱梁的受力特点 | 第9-10页 |
1.1.2 剪力滞效应 | 第10页 |
1.1.3 剪力滞系数 | 第10-11页 |
1.2 曲线梁桥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曲线梁桥的力学特性 | 第11-12页 |
1.2.2 曲线梁的理论概要 | 第12-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薄壁箱形截面的几何特性研究 | 第16-25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扭转中心位置及主扇性坐标的研究 | 第16-20页 |
2.2.1 扭转中心及主扇性坐标的实用公式 | 第16-19页 |
2.2.2 算例验证 | 第19-20页 |
2.3 参数变化对扭心及主扇性坐标的影响 | 第20-24页 |
2.3.1 悬臂板宽度变化对扭心及主扇性坐标的影响 | 第21-23页 |
2.3.2 梁高变化扭心及主扇性坐标的影响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曲线梁的计算 | 第25-37页 |
3.1 曲线梁的纯扭转 | 第25-28页 |
3.1.1 平衡微分方程 | 第25-27页 |
3.1.2 位移与内力的关系 | 第27-28页 |
3.2 曲线箱形梁的翘曲扭转 | 第28-33页 |
3.2.1 翘曲扭转微分方程 | 第28-30页 |
3.2.2 曲线箱形梁翘曲扭转微分方程的初参数解 | 第30-33页 |
3.3 符拉索夫方程 | 第33-37页 |
4 考虑剪滞效应时曲线箱梁的微分方程 | 第37-49页 |
4.1 变分法及最小势能原理 | 第37-41页 |
4.1.1 变分法简介 | 第37-39页 |
4.1.2 最小势能原理 | 第39-41页 |
4.2 基本假定 | 第41页 |
4.3 考虑剪滞效应时的曲线箱梁总势能 | 第41-47页 |
4.3.1 竖向挠曲应变能 | 第41-45页 |
4.3.2 扭转应变能 | 第45-46页 |
4.3.3 外荷载势能 | 第46-47页 |
4.3.4 总势能 | 第47页 |
4.4 曲线箱梁的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考虑剪滞效应时曲线箱梁的数值计算分析 | 第49-74页 |
5.1 迦辽金数值解法 | 第49-51页 |
5.1.1 迦辽金法原理 | 第49-50页 |
5.1.2 曲线箱梁控制微分方程的解 | 第50-51页 |
5.2 数值算例 | 第51-56页 |
5.2.1 水平曲线箱梁模型 | 第51-53页 |
5.2.2 算例验证 | 第53-56页 |
5.3 剪滞翘曲位移函数的数值分析 | 第56-59页 |
5.4 设计参数对曲线箱梁的影响 | 第59-74页 |
5.4.1 曲率半径对曲线箱梁的影响 | 第59-66页 |
5.4.2 曲线箱梁截面的内力和位移沿梁跨的分布情况 | 第66-68页 |
5.4.3 宽跨比对曲线箱梁的影响 | 第68-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 A 三次翘曲位移函数对应求解各测点正应力的程序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