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

大城方言语音调查与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概说第10-15页
    1.1 大城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人口构成第10-11页
        1.1.1 大城的地理位置及人口构成第10页
        1.1.2 大城的历史沿革及人文背景第10-11页
    1.2 大城方言的归属第11-12页
    1.3 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第12-15页
第二章 大城方言的音系及其特点第15-21页
    2.1 大城方言声韵调系统第15-16页
        2.1.1 大城方言声母系统第15页
        2.1.2 大城方言韵母系统第15-16页
        2.1.3 大城方言单字调系统第16页
    2.2 大城方言音系特点第16-18页
        2.2.1 大城方言声母特点第16-17页
        2.2.2 大城方言韵母特点第17-18页
        2.2.3 大城方言单字调特点第18页
    2.3 大城方言儿化特点第18-21页
第三章 大城方言知系字及其历史层次第21-33页
    3.1 知、庄、章母字的历史演变第21-22页
    3.2 知庄章组声母在大城方言中的归派情况第22-28页
    3.3 大城方言知系字的历史层次第28-31页
    3.4 大城方言老中新三派方言“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差异第31-32页
    3.5 大城境内“知、庄、章”三组声母情况概说第32-33页
第四章 中古入声字在大城方言的演变第33-49页
    4.1 中古入声字在大城方言中的声调第33-40页
        4.1.1 中古清入字在大城方言中声调演变情况第33-36页
        4.1.2 中古次浊入字在大城方言中声调演变情况第36-37页
        4.1.3 中古全浊入字大城方言中声调演变情况第37-39页
        4.1.4 中古入声字声调在大城方言中的文白层次第39-40页
        4.1.5 总结第40页
    4.2. 中古入声韵在大城方言中的流变第40-49页
        4.2.1 咸深山臻摄入声韵在大城方言的流变第41-42页
        4.2.2 宕江曾梗通摄入声韵在大城方言的流变第42-48页
        4.2.3 总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大城方言其余语音现象分析第49-55页
    5.1 大城方言影、疑母字的读音特点第49-51页
    5.2 大城方言微母字的读音特点第51-52页
    5.3 大城方言日母字的读音特点第52-53页
    5.4 大城方言地名中的特殊读音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想象“共和”--republic在近代的汉译定名历程
下一篇:汉语非宾格结构的生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