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化学符号概述 | 第10-12页 |
1.1.1 化学符号概念和特点 | 第10-11页 |
1.1.2 化学符号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1.1.3 有关九年级化学符号知识的界定 | 第12页 |
1.2 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提出 | 第12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2 有关理论综述 | 第14-18页 |
2.1 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1.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15页 |
2.1.2 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 第15-16页 |
2.2 化学符号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1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理论及其对化学符号教学设计的启示 | 第16-17页 |
2.2.2 原型范畴理论及其对化学符号教学设计的启示 | 第17-18页 |
3 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的建构 | 第18-24页 |
3.1 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的涵义 | 第18页 |
3.2 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的特点 | 第18-20页 |
3.3 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的模式 | 第20-21页 |
3.4 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的内容框架 | 第21-24页 |
4 九年级化学符号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4-31页 |
4.1 调查目的 | 第24页 |
4.2 调查方法 | 第24页 |
4.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4-29页 |
4.3.1 学生对化学符号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5-27页 |
4.3.2 学生有关化学符号知识观念和方法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7-29页 |
4.4 化学符号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结 | 第29-31页 |
5 九年级化学符号的学习原理和学习条件探讨 | 第31-35页 |
5.1 九年级化学符号学习的原理 | 第31-33页 |
5.2 九年级化学符号学习的条件 | 第33-35页 |
5.2.1 学生应具备的内部条件 | 第33-34页 |
5.2.2 教师应呈现的外部条件 | 第34-35页 |
6 面向学习者的九年级化学符号教学研究 | 第35-56页 |
6.1 教学研究设计 | 第35页 |
6.2 面向学习者的九年级化学符号系列教学设计 | 第35-52页 |
6.2.1 课题:分子和原子 | 第35-42页 |
6.2.2 课题:元素 | 第42-48页 |
6.2.3 课题:化学式 | 第48-52页 |
6.3 教学研究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6.3.1 前测及其成绩分析 | 第52-53页 |
6.3.2 第一次后测及其成绩分析 | 第53-54页 |
6.3.3 第二次后测及其成绩分析 | 第54-55页 |
6.4 教学实验研究总结 | 第55-56页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1 | 第59-61页 |
附录2 | 第61-65页 |
附录3 | 第65-68页 |
附录4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