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7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7-9页 |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高校引智的理论综述 | 第11-19页 |
2.1 高校引智的内涵与基本理论 | 第11-14页 |
2.1.1 高校引智的内涵 | 第11页 |
2.1.2 高校引智的地位和作用 | 第11-12页 |
2.1.3 高校引智的基本理论 | 第12-14页 |
2.2 国内高校引进外国专家的现状 | 第14-17页 |
2.2.1 聘请外国专家工作的意义 | 第14-15页 |
2.2.2 聘请外国专家工作的现状 | 第15-17页 |
2.3 国内高校公派留学现状 | 第17-19页 |
2.3.1 我国公派出国留学理论研究 | 第17-18页 |
2.3.2 我国公派出国留学的发展及现状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智力资源开发现状 | 第19-36页 |
3.1 天津科技大学学科建设现状 | 第19-23页 |
3.1.1 院系建设 | 第19-20页 |
3.1.2 教师队伍 | 第20-22页 |
3.1.3 科研实力及成果 | 第22-23页 |
3.2 天津科技大学开发和引进外国智力资源的现状 | 第23-30页 |
3.2.1 天津科技大学引智类型 | 第23-24页 |
3.2.2 天津科技大学引智现状 | 第24-25页 |
3.2.3 天津科技大学引智流程趋于成熟 | 第25-28页 |
3.2.4 天津科技大学引智管理趋于成熟 | 第28-30页 |
3.3 天津科技大学开发和引进外国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6页 |
3.3.1 引智效果不太理想 | 第30-32页 |
3.3.2 引智成本成倍增加 | 第32页 |
3.3.3 引智经费不足 | 第32-33页 |
3.3.4 与天津市其它高校的协作不够理想 | 第33页 |
3.3.5 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33-35页 |
3.3.6 引智发展战略规划还很模糊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3页 |
4.1 影响外国智力资源开发的有利因素分析 | 第36-40页 |
4.1.1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 第36-38页 |
4.1.2 滨海新区外国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 | 第38-40页 |
4.2 影响外国智力资源开发的不利因素分析 | 第40页 |
4.3 被引进对象的心态分析 | 第40-41页 |
4.4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智力资源开发的SWOT 分析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智力资源开发策略 | 第43-62页 |
5.1 外国政府及高校的引智经验 | 第43-46页 |
5.1.1 以良好的国家环境吸引优秀人才移民 | 第43-44页 |
5.1.2 以优厚报酬聘用外国专家学者 | 第44页 |
5.1.3 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间接引进外国智力资源 | 第44-45页 |
5.1.4 设立海外机构,就地取才为己用 | 第45页 |
5.1.5 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提高引智工作效率 | 第45-46页 |
5.2 国内部分高校的引智经验 | 第46-47页 |
5.3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智力资源开发指导原则 | 第47-49页 |
5.3.1 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 第47-49页 |
5.3.2 讲究效益原则 | 第49页 |
5.4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智力资源开发规划 | 第49-51页 |
5.5 天津科技大学完善外国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策略 | 第51-62页 |
5.5.1 多种形式开发外国智力资源 | 第51-52页 |
5.5.2 构建外国智力资源储备和发布机制 | 第52-54页 |
5.5.3 建立天津科技大学引智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反馈机制 | 第54-55页 |
5.5.4 做好对引智的服务和管理 | 第55-58页 |
5.5.5 完善公派出国的管理 | 第58-59页 |
5.5.6 完善引智机构组织建设,提高外事人员素质 | 第59-60页 |
5.5.7 加强与其它高校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 第60页 |
5.5.8 成立专项基金,多渠道筹集引智资金 | 第60-62页 |
结束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