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论文

符号化矩量与敏感度方法用于抗串扰噪声布线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11-37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互连线模型及研究第12-17页
        1.2.1 互连线的传输线模型第12-13页
        1.2.2 互连线的集总RC 模型第13-15页
        1.2.3 互连线的RLC 模型第15-16页
        1.2.4 工艺尺寸缩小对互连线参数的影响第16-17页
    1.3 互连线上的信号完整性第17-29页
        1.3.1 互连线的串扰估计算法第17-23页
        1.3.2 互连线的信号延迟第23-26页
        1.3.3 互连线的延迟估计第26-27页
        1.3.4 符号化矩计算第27-29页
    1.4 以互连线为中心的设计流程第29-31页
    1.5 VLSI 物理设计中的优化第31-33页
        1.5.1 时序优化第31-32页
        1.5.2 信号完整性优化第32页
        1.5.3 面积优化第32-33页
    1.6 VLSI 物理优化算法第33-35页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第35-37页
第2章 符号化矩敏感度计算第37-52页
    2.1 矩敏感度介绍第37-38页
    2.2 符号化加权矩敏感度计算第38-46页
        2.2.1 矩敏感度计算的递归表达式推导第39-40页
        2.2.2 关于电阻元件的矩敏感度计算的符号化表示第40-44页
        2.2.3 关于电容元件的矩敏感度计算的符号化表示第44-46页
    2.3 符号化矩敏感度计算的复杂度分析第46-47页
    2.4 符号化敏感度计算的正确性测试第47-51页
        2.4.1 小规模电路测试第47-48页
        2.4.2 敏感度与极值点的分析第48-49页
        2.4.3 大规模电路测试第49-51页
    2.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基于符号化计算的物理优化第52-60页
    3.1 物理优化的数学模型第52-55页
        3.1.1 优化问题的提出第52-53页
        3.1.2 带耦合串扰的信号延迟估计第53-54页
        3.1.3 优化问题的数学表示第54-55页
    3.2 拉格朗日松弛法求解优化问题第55-56页
    3.3 拉格朗日子问题的求解第56-58页
    3.4 原优化问题的解第58-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优化结果的测试与分析第60-74页
    4.1 测试分析方法第60-61页
    4.2 小测试案例的优化结果分析第61-63页
    4.3 大测试案例的优化结果分析第63-73页
        4.3.1 优化所需时间分析第65-66页
        4.3.2 优化前后节点延迟的比较第66-68页
        4.3.3 最大延迟上限和优化面积的关系第68-69页
        4.3.4 考虑串扰与不考虑串扰的比较第69-71页
        4.3.5 基于Elmore 估计和D2M 估计的比较第71-73页
    4.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5章 总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一 拉格朗日松弛法第79-80页
附录二 优化程序包的整体结构第80-81页
附录三 程序包中图的数据结构第81-84页
附录四 互联线的存储结构第84-85页
附录五 互联线间耦合关系的存储结构第85-87页
附录六 RC 电路的存储结构第87-89页
致谢第89-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90-95页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业绩衡量指标的思索
下一篇:无损数据传送中的安全属性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