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城水业员工薪酬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导言 | 第12-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1.2.1 理论价值 | 第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2. 洪城水业员工薪酬现状 | 第16-25页 |
2.1 公司概况 | 第16-18页 |
2.1.1 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2.1.2 组织架构图 | 第17-18页 |
2.1.3 员工结构 | 第18页 |
2.1.4 经营业务 | 第18页 |
2.1.5 行业地位 | 第18页 |
2.2 薪酬体系现状 | 第18-25页 |
2.2.1 经营层薪酬 | 第18-20页 |
2.2.2 中层管理者薪酬 | 第20-23页 |
2.2.3 普通员工薪酬 | 第23-25页 |
3. 国内外薪酬体系研究现状 | 第25-32页 |
3.1 基本概念 | 第25-28页 |
3.1.1 薪酬 | 第25页 |
3.1.2 薪酬体系 | 第25-26页 |
3.1.3 薪酬设计 | 第26-28页 |
3.2 相关理论 | 第28-29页 |
3.2.1 宽带薪酬理论 | 第28页 |
3.2.2 全面薪酬理论 | 第28-29页 |
3.2.3 3P理论 | 第29页 |
3.3 文献综述 | 第29-31页 |
3.3.1 战略性薪酬 | 第29-30页 |
3.3.2 整体薪酬规划 | 第30-31页 |
3.3.3 薪酬应体现的功能 | 第31页 |
3.4 小结 | 第31-32页 |
4. 国内其他供水行业薪酬体系 | 第32-35页 |
4.1 广州水司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循环体系 | 第32-33页 |
4.2 福州水司对薪酬改革进行广泛宣传 | 第33页 |
4.3 兰州水司薪酬绩效体系建立不完全 | 第33-34页 |
4.4 云南水司运用薪酬体系激励员工 | 第34页 |
4.5 小结 | 第34-35页 |
5. 洪城水业薪酬体系分析 | 第35-40页 |
5.1 优势分析 | 第35页 |
5.1.1 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机制 | 第35页 |
5.1.2 差异化的薪酬激励机制 | 第35页 |
5.1.3 个性化的人才机制 | 第35页 |
5.2 存在问题 | 第35-38页 |
5.2.1 薪酬制度与企业战略脱节 | 第35-36页 |
5.2.2 薪酬设计缺乏统一性 | 第36页 |
5.2.3 薪酬制度缺乏系统性 | 第36页 |
5.2.4 薪酬体系缺乏先进性 | 第36-38页 |
5.3 原因分析 | 第38-40页 |
5.3.1“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显著 | 第38页 |
5.3.2 激励效果缺失 | 第38-39页 |
5.3.3 薪酬结构不合理 | 第39-40页 |
6. 洪城水业薪酬体系优化方案 | 第40-60页 |
6.1 总体思路 | 第40页 |
6.2 基本原则 | 第40-41页 |
6.2.1 公平原则 | 第40页 |
6.2.2 竞争原则 | 第40页 |
6.2.3 激励原则 | 第40-41页 |
6.2.4 经济原则 | 第41页 |
6.3 薪酬模式优化设计 | 第41-54页 |
6.3.1 经营层基本薪酬 | 第44-47页 |
6.3.2 中层管理者基本薪酬 | 第47-50页 |
6.3.3 普通员工基本薪酬 | 第50-51页 |
6.3.4 基本福利 | 第51-52页 |
6.3.5 特殊奖金 | 第52-53页 |
6.3.6 薪酬发放 | 第53-54页 |
6.4 实施保障 | 第54-60页 |
6.4.1 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 第54-58页 |
6.4.2 加强薪酬调整管理及聘任制度 | 第58页 |
6.4.3 加大员工参与薪酬管理的力度 | 第58-59页 |
6.4.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59-6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结论 | 第60页 |
7.2 创新点 | 第60页 |
7.3 存在不足 | 第60-61页 |
7.4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