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贝格及其歌剧改编曲研究--以《“诺尔玛”主题幻想曲》op.12、《“摩西”主题幻想曲》op.33为例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一) 外文文献 | 第11-14页 |
(二) 中文文献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歌剧幻想曲体裁背景 | 第18-26页 |
第一节 塔尔贝格生平 | 第18-24页 |
一、生平及创作背景 | 第18-19页 |
二、音乐方面 | 第19-24页 |
第二节 歌剧幻想曲体裁背景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两部改编曲的歌剧背景 | 第25-26页 |
一、贝里尼歌剧《诺尔玛》 | 第25页 |
二、罗西尼歌剧《摩西在埃及》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诺尔玛”主题幻想曲》Op.12 | 第26-47页 |
第一节 作品曲式分析 | 第26-29页 |
第二节 音乐创作剖析 | 第29-47页 |
一、音型素材分析 | 第30-32页 |
二、音乐特点分析 | 第32-47页 |
(一) 歌唱性 | 第32-33页 |
(二) 器乐性 | 第33-37页 |
(三) 自由性 | 第37-46页 |
(四) 复部织体的应用 | 第46-47页 |
第三章 《“摩西”主题幻想曲》Op.33 | 第47-64页 |
第一节 作品曲式分析 | 第47-53页 |
第二节 音乐创作剖析 | 第53-64页 |
(一) 歌唱性 | 第53-56页 |
(二) 器乐性 | 第56-61页 |
(三) 即兴性 | 第61-62页 |
(四) 戏剧性 | 第62-64页 |
第四章 塔尔贝格的影响 | 第64-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