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对人才储备理论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对人才继任者计划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对人才库管理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4 研究述评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4-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4.2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人才库的概念 | 第17页 |
2.2 人才库管理的概念 | 第17-18页 |
2.3 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18-20页 |
2.3.1 人力资源供应链 | 第18-19页 |
2.3.2 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 | 第19-20页 |
3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管理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 第20-32页 |
3.1 A银行北京分行简介 | 第20-21页 |
3.2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管理现状 | 第21-27页 |
3.2.1 A银行北京分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阶段 | 第21页 |
3.2.2 A银行北京分行员工构成特点 | 第21-25页 |
3.2.3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管理的特点 | 第25-27页 |
3.3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7-32页 |
3.3.1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流失现象 | 第27-29页 |
3.3.2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29-32页 |
4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库管理体系的设计 | 第32-39页 |
4.1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库管理体系设计总体思路 | 第32-33页 |
4.1.1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库管理体系设计目标 | 第32页 |
4.1.2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库管理设计的过程 | 第32-33页 |
4.2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库管理体系设计方案 | 第33-39页 |
4.2.1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库的结构与层次 | 第33-35页 |
4.2.2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库管理信息数据的设计 | 第35-36页 |
4.2.3 A银行北京分行各级人才库的入库选拔标准 | 第36-37页 |
4.2.4 A银行北京分行各级人才库的入库选拔方式 | 第37-38页 |
4.2.5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库的入库选拔程序 | 第38页 |
4.2.6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库的日常管理 | 第38-39页 |
5 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库管理体系良性运行的保障措施 | 第39-46页 |
5.1 人才库管理体系良性运行的基本思想 | 第39页 |
5.1.1 降低门槛,全面发掘 | 第39页 |
5.1.2 科学架构,动态管理 | 第39页 |
5.1.3 提高企业人才利用效率 | 第39页 |
5.2 人才库良性运行对入库人员的要求 | 第39-40页 |
5.2.1 定期考核人才库入库人员 | 第39-40页 |
5.2.2 优先从人才库选拔人才 | 第40页 |
5.3 保障人才库良性运行的动态管理机制 | 第40-43页 |
5.3.1 人才库动态管理评价工作程序 | 第40-41页 |
5.3.2 人才库动态管理评价标准 | 第41-42页 |
5.3.3 人才库动态管理评价细则 | 第42-43页 |
5.4 保障人才库良性运行的培养模式 | 第43-46页 |
5.4.1 建立重视人才成长的领导机制 | 第43页 |
5.4.2 建立经常性的调查分析机制 | 第43页 |
5.4.3 建立青年人才培养的沟通引导机制 | 第43-44页 |
5.4.4 建立人才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 | 第44页 |
5.4.5 建立促进员工个体成才的保障机制 | 第44-45页 |
5.4.6 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 | 第45-46页 |
6 结论 | 第46-48页 |
6.1 结论 | 第46页 |
6.2 关于A银行北京分行人才库管理的未来发展 | 第46页 |
6.3 不足及启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