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深入学科本质的小学数学层次性问题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9页
        1.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9-10页
        1.2.1 课堂问题设计的理论研究第9页
        1.2.2 课堂问题设计的实证研究第9-10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0-1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页
    1.4 创新之处第11-12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2-1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2页
        2.1.1 学科本质第12页
        2.1.2 数学本质第12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12-14页
3 对新课标下数学学科本质的理性解读第14-17页
    3.1 理解数学概念,把握数学思想方法第14-15页
        3.1.1 理解数学概念第14-15页
        3.1.2 把握数学思想方法第15页
    3.2 感悟数学思维方式第15页
    3.3 鉴赏数学之美,追求数学精神第15-17页
        3.3.1 鉴赏数学之美第15-16页
        3.3.2 追求数学精神第16-17页
4 深入学科本质的小学数学层次性问题设计案例第17-26页
    4.1 认知层次问题设计:以《圆的周长》为例第17-19页
    4.2 技能层次问题设计:以《找最大公因数》为例第19-22页
        4.2.1 课前自主学习环节第20页
        4.2.2 小组合作学习环节第20-21页
        4.2.3 开放性练习和总结第21-22页
    4.3 情感层次问题设计:以《轴对称图形》为例第22-26页
        4.3.1 游戏导入,激发情感第23页
        4.3.2 动手操作,深化情感体验第23-24页
        4.3.3 展开想象,延伸情感投入第24-26页
5 深入学科本质的小学数学层次性问题设计策略第26-32页
    5.1 创设问题的教学情境,巧设核心问题第26-27页
    5.2 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经历数学被创造的过程第27-28页
    5.3 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多层次地激发自主学习动机第28-29页
    5.4 发挥教师的价值引领,摸索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倾向第29-30页
    5.5 注重有效的课堂评价,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第30-32页
6 全文总结、不足与展望第32-34页
    6.1 全文总结第32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语短剧表演在小学教育中的发展价值及其实现研究--基于J小学的探索
下一篇: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以新津县华润高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