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标准与检验论文--食品分析与检验论文

食品中着色剂及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检测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24页
第一章 绪论第24-39页
   ·食品安全问题第24页
   ·食品着色剂的概述和分类第24页
   ·天然着色剂的特点第24-25页
   ·主要的天然着色剂第25-28页
     ·红花黄色素第25-26页
     ·密蒙黄色素第26-27页
     ·黑豆红色素和落葵红色素第27-28页
   ·人工合成着色剂的特点第28页
   ·主要的人工合成着色剂第28-30页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第30-31页
     ·茶多酚的简介第30-31页
     ·茶多酚的组分和结构第31页
   ·食品中添加剂含量的检测第31-37页
     ·样品的前处理技术第32-34页
       ·溶剂萃取第32页
       ·固相萃取第32-33页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第33页
       ·大孔树脂吸附净化第33-34页
       ·其他的前处理方法第34页
     ·检测方法第34-37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34-36页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第36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36-37页
       ·其他的检测方法第37页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任务第37-39页
第二章 红花黄色素组分活性研究以及其在饮料中的固相萃取/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的建立第39-55页
   ·前言第39-40页
   ·实验部分第40-44页
     ·试剂及样品第40页
     ·设备及仪器第40-41页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第41页
     ·红花黄色素各组分的分离第41页
     ·红花黄色素各组分的确定第41-42页
     ·样品前处理第42-43页
       ·固相萃取柱的制备第42页
       ·大孔树脂的筛选及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第42页
       ·碳酸类饮料样品处理第42-43页
       ·果汁类饮料样品处理第43页
       ·固相萃取柱的活化再生第43页
     ·红花黄色素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第43-44页
       ·溶液的配制第43页
       ·红花黄色素的配制第43页
       ·红花黄色素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第43-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54页
     ·红花黄色素组分的确证第44-46页
       ·色谱条件的优化第44-45页
       ·各组分结构及含量的确证第45-46页
     ·大孔树脂的筛选及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第46-51页
     ·固相萃取柱的活化再生第51页
     ·红花黄色素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第51-52页
       ·Vc对DPPH·的清除作用第51-52页
       ·红花黄色素提取物溶液对DPPH·的清除作用第52页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第52-53页
     ·方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三章 密蒙黄色素在食品中的固相萃取超高压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研究第55-66页
   ·前言第55-56页
   ·实验部分第56-60页
     ·试剂及样品第56-57页
     ·设备及仪器第57页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第57页
     ·仪器条件及参数第57-58页
     ·样品前处理第58-60页
       ·固相萃取柱的制备第58-59页
       ·大孔树脂的筛选及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第59页
       ·食品样品提取与净化第59-60页
     ·固相萃取柱的活化再生第60页
   ·结果与讨论第60-65页
     ·液相分离条件的优化与各组分色谱峰的确证第60页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第60-62页
     ·固相萃取柱的活化再生第62页
     ·大孔吸附树脂填料SPE小柱的优势第62-63页
     ·食品中密蒙黄色素检测第63-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黑豆红和落葵红天然色素在食品中的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的建立第66-79页
   ·前言第66-67页
   ·实验部分第67-71页
     ·试剂及样品第67页
     ·设备及仪器第67-68页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第68页
     ·黑豆红色素检测的仪器条件第68页
     ·落葵红色素检测的仪器条件及质谱参数第68-69页
     ·黑豆红和落葵红色素样品前处理过程第69页
     ·添加回收率的测定第69-71页
   ·结果与讨论第71-78页
     ·黑豆红液相分离条件的优化第71页
     ·黑豆红色素添加样品前处理第71-72页
     ·黑豆红色素线性范围与检出限第72页
     ·黑豆红色素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第72-73页
     ·落葵红液相分离条件的优化第73-74页
     ·落葵红检测器的选择与质谱条件第74-76页
     ·落葵红色素添加样品前处理第76页
     ·落葵红色素线性范围与检出限第76-77页
     ·落葵红色素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第77-78页
   ·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五种常用人工合成着色剂在碳酸饮料中的超高压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第79-86页
   ·前言第79页
   ·实验部分第79-81页
     ·试剂及样品第79-80页
     ·设备及仪器第80页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第80页
     ·五种人工合成着色剂检测的仪器条件第80-81页
     ·碳酸饮料样品前处理过程第81页
     ·添加回收率的测定第81页
   ·结果与讨论第81-85页
     ·5种人工色合成着色剂分离条件的优化第81-82页
     ·碳酸饮料的前处理第82页
     ·5种人工着色剂的线性范围与检出限第82-83页
     ·5种人工着色剂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第83-85页
   ·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喹啉黄色素在果汁饮料和配制酒中的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的建立第86-95页
   ·前言第86页
   ·实验部分第86-89页
     ·试剂及样品第86-87页
     ·设备及仪器第87页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第87-88页
     ·喹啉黄色素检测的仪器条件第88页
     ·果汁饮料和配制酒样品前处理过程第88-89页
     ·添加回收率的测定第89页
   ·结果与讨论第89-94页
     ·喹啉黄色素分离条件及质谱检测器的优化第89-91页
     ·果汁饮料和配制酒的前处理第91-92页
     ·喹啉黄色素的线性范围与检出限第92-93页
     ·喹啉黄色素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第93-94页
   ·小结第94-95页
第七章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在肉制品、肉灌肠和复合调味料中的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建立第95-106页
   ·前言第95-96页
   ·实验部分第96-99页
     ·试剂及样品第96页
     ·设备及仪器第96-97页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第97页
     ·茶多酚检测的仪器条件第97-98页
     ·肉制品、肉灌肠和复合调味料的前处理过程第98页
     ·添加回收率的测定第98-99页
   ·结果与讨论第99-104页
     ·茶多酚分离条件及质谱检测器的优化第99-101页
     ·肉制品、肉灌肠和复合调味料的前处理第101页
     ·茶多酚的线性范围与检出限第101-102页
     ·茶多酚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第102-104页
   ·小结第104-106页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106-108页
   ·结论第106-107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3-114页
作者简介第114页
导师简介第114-115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115-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食品中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检测与标准物质的研制
下一篇:机械草浆制浆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