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家庭作业有效策略研究--以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8页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8-9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6-1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家庭作业有效策略的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18-27页 |
第一节 家庭作业和家庭作业有效策略的概述 | 第18-22页 |
一、家庭作业 | 第18-21页 |
二、有效策略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家庭作业的理论依据 | 第22-27页 |
一、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第22-25页 |
二、奥苏泊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初中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调查 | 第27-36页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与实施情况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初中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6页 |
一、作业类型单一 | 第28-30页 |
二、作业容量偏大 | 第30-32页 |
三、作业态度消极 | 第32-33页 |
四、作业目的偏颇 | 第33-35页 |
五、作业层次统一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初中语文家庭作业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36-49页 |
第一节 教师方面 | 第36-40页 |
一、作业批改模式化 | 第37-38页 |
二、作业评价应试化 | 第38-39页 |
三、作业反馈不及时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教材、教辅方面 | 第40-42页 |
一、习题指向不明确 | 第40-41页 |
二、习题难度大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学生方面 | 第42-45页 |
一、基础薄弱 | 第42-43页 |
二、缺乏学习主动性 | 第43-45页 |
第四节 家庭方面 | 第45-47页 |
一、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 第45页 |
二、家长参与度不够 | 第45-47页 |
第五节 社会方面 | 第47-49页 |
一、价值取向发生偏颇 | 第47页 |
二、人才选拔的弊端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初中语文家庭作业有效策略的实施建议 | 第49-62页 |
第一节 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建议 | 第49-57页 |
一、作业设计更科学 | 第49-52页 |
二、作业批改更有效 | 第52-53页 |
三、作业评价更多元 | 第53-55页 |
四、作业反馈更及时 | 第55-57页 |
第二节 教材教辅在习题编排上的建议 | 第57-60页 |
一、明确作业目标 | 第57-58页 |
二、符合学科特点 | 第58-59页 |
三、紧扣教材文本要求 | 第59-60页 |
第三节 学生自身方面的建议 | 第60-62页 |
一、学会倾诉,善于沟通 | 第60页 |
二、正视自己 | 第60-61页 |
三、培养学习的兴趣 | 第61-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1 | 第67-69页 |
附录2 | 第69-71页 |
附录3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