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27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4-16页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4-15页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第15页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2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22-23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23-25页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23页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3-25页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5页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5-27页
第2章 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的理论分析第27-47页
    2.1 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的内涵第27-30页
        2.1.1 社会资本的界定第27页
        2.1.2 产学研联盟的界定第27-28页
        2.1.3 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的界定第28页
        2.1.4 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的构成第28-29页
        2.1.5 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的基本特征第29-30页
    2.2 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的“投资—积累”效应分析第30-39页
        2.2.1 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的“投资—积累”过程第30-32页
        2.2.2 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的“投资—积累”模型第32-35页
        2.2.3 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的“投资—积累”效应仿真第35-39页
    2.3 产学研联盟创新绩效的内涵及形成机理分析第39-43页
        2.3.1 产学研联盟创新绩效的内涵第39页
        2.3.2 产学研联盟创新绩效的形成机理第39-41页
        2.3.3 产学研联盟创新绩效的测度第41-43页
    2.4 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分析第43-46页
        2.4.1 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第43-45页
        2.4.2 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影响分析框架第45-46页
    2.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产学研联盟结构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第47-65页
    3.1 产学研联盟结构资本概述第47-51页
        3.1.1 产学研联盟结构资本的内涵第47页
        3.1.2 产学研联盟结构资本的构成要素第47-51页
    3.2 结构资本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和模型第51-57页
        3.2.1 结构资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第51-54页
        3.2.2 知识螺旋的中介作用第54-55页
        3.2.3 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第55-57页
        3.2.4 概念模型第57页
    3.3 研究方法第57-60页
        3.3.1 中介和调节模型概述第57-58页
        3.3.2 中介和调节作用的检验方法第58页
        3.3.3 变量的测度第58-60页
    3.4 实证分析第60-63页
        3.4.1 问卷和数据的收集第60-61页
        3.4.2 变量信度与效度检验第61页
        3.4.3 实证结果第61-63页
    3.5 结果分析第63-64页
        3.5.1 结构资本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分析第63页
        3.5.2 知识螺旋的部分中介作用分析第63-64页
        3.5.3 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分析第64页
    3.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产学研联盟关系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第65-82页
    4.1 产学研联盟关系资本概述第65-68页
        4.1.1 产学研联盟关系资本的内涵第65页
        4.1.2 产学研联盟关系资本的构成要素第65-68页
    4.2 关系资本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和模型第68-74页
        4.2.1 关系资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第68-70页
        4.2.2 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第70-72页
        4.2.3 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第72-74页
        4.2.4 概念模型第74页
    4.3 研究方法第74-77页
        4.3.1 多重中介概述第74-75页
        4.3.2 多重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第75-76页
        4.3.3 变量的测度第76-77页
    4.4 实证分析第77-79页
        4.4.1 问卷和数据的收集第77-78页
        4.4.2 变量信度与效度检验第78页
        4.4.3 实证结果第78-79页
    4.5 结果分析第79-81页
        4.5.1 产学研联盟中的关系资本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分析第79-80页
        4.5.2 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分析第80页
        4.5.3 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分析第80-81页
    4.6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5章 产学研联盟认知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第82-101页
    5.1 产学研联盟认知资本概述第82-86页
        5.1.1 产学研联盟认知资本的内涵第82页
        5.1.2 产学研联盟认知资本的构成要素第82-86页
    5.2 认知资本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和模型第86-89页
        5.2.1 认知资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第86-88页
        5.2.2 联盟氛围的中介作用第88-89页
        5.2.3 概念模型第89页
    5.3 研究方法第89-92页
        5.3.1 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第89-90页
        5.3.2 修正模型第90-91页
        5.3.3 变量的测量第91-92页
    5.4 实证分析第92-98页
        5.4.1 问卷和数据的收集第92页
        5.4.2 变量信度与效度检验第92-93页
        5.4.3 修正模型第93-96页
        5.4.4 实证结果第96-98页
    5.5 结果分析第98-99页
        5.5.1 产学研联盟认知资本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分析第98-99页
        5.5.2 联盟氛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99页
    5.6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6章 提升产学研联盟创新绩效的措施第101-112页
    6.1 增加产学研联盟社会资本的积累第101-106页
        6.1.1 增强产学研联盟结构资本第101-103页
        6.1.2 维护产学研联盟关系资本第103-104页
        6.1.3 协调产学研联盟认知资本第104-105页
        6.1.4 提升产学研联盟组织学习和吸收能力第105-106页
    6.2 加强政府对产学研联盟创新的支持力度第106-109页
        6.2.1 营造良好的产学研联盟创新的政策环境第106-107页
        6.2.2 加大产学研联盟研发创新资金投入第107-108页
        6.2.3 提升政府对产学研联盟知识螺旋和动态能力的培养力度第108-109页
    6.3 增强中介机构对产学研联盟创新的服务支撑第109-110页
        6.3.1 搭建产学研联盟服务平台第109-110页
        6.3.2 通过中介服务增强产学研联盟氛围第110页
    6.4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结论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4-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个人简历第136-137页
附录第137-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下一篇:创新集群知识网络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