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微夹持器控制器设计与振动控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引线微夹持器第9页
    1.3 压电陶瓷驱动器现状第9-10页
    1.4 振动控制算法研究现状第10-11页
        1.4.1 振动被动控制方法第10页
        1.4.2 振动主动控制方法第10-11页
    1.5 主要工作内容第11页
    1.6 本文章节安排第11-13页
第2章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第13-30页
    2.1 整体电路设计方案第13-14页
    2.2 控制核心模块第14页
    2.3 系统电源管理模块第14-16页
    2.4 串口通信模块第16-17页
    2.5 数字信号发生器模块第17-25页
        2.5.1 电流型驱动电源第18-19页
        2.5.2 电压型驱动电源第19-25页
    2.6 电源模块第25-27页
    2.7 光电耦合隔离电路第27-28页
    2.8 压电驱动器性能指标第28-29页
    2.9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第30-35页
    3.1 上位机程序功能第30-33页
        3.1.1 串口通信协议第30-31页
        3.1.2 上位机控制程序第31-32页
        3.1.3 输入整形器计算第32-33页
    3.2 DSP 下位机程序第33-34页
        3.2.1 DAC 程序第33-34页
        3.2.2 外部 IO 口触发程序第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基于传统驱动波形的振动测试与分析第35-39页
    4.1 方波测试振动效果第35页
    4.2 梯形波驱动测试效果分析第35-36页
    4.3 合成波驱动测试效果分析第36-37页
    4.4 各种波形对比实验分析第37页
    4.5 线夹与电压打开关系实验第37-38页
    4.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5章 基于输入整形器算法的抑制振动研究第39-54页
    5.1 输入整形器原理第39-42页
    5.2 ZV 时滞滤波器第42-43页
    5.3 ZVD 时滞滤波器第43-44页
    5.4 EI 时滞滤波器第44-45页
    5.5 三种滤波器效果对比第45-47页
    5.6 系统固有频率与阻尼比参数计算与测试第47-49页
    5.7 时滞滤波器仿真与实验第49-53页
        5.7.1 ZV 时滞滤波器测试效果第49-51页
        5.7.2 ZVD 时滞滤波器测试效果第51页
        5.7.3 EI 时滞滤波器测试效果第51-52页
        5.7.4 三种滤波器的对比实验第52-53页
    5.8 输入整形算法实现与上机实验第53页
    5.9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任务冲突和关系冲突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纵向研究
下一篇:基于速度阻尼方法的力位切换控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