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4-31页 |
一.生物传感方法简介 | 第14-20页 |
1.1 定义及原理 | 第14页 |
1.2 分类和应用 | 第14-20页 |
1.2.1 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2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第16-18页 |
1.2.3 生物传感器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 第18页 |
1.2.4 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 第18-19页 |
1.2.5 生物传感器在发酵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 第19-20页 |
二.超分子 | 第20-25页 |
2.1 超分子化学的定义 | 第20页 |
2.2 超分子的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2.2.1 分子开关 | 第21-22页 |
2.2.2 药物载体 | 第22页 |
2.2.3 分子组装 | 第22-23页 |
2.2.4 生物酶 | 第23-24页 |
2.2.5 分子催化反应器 | 第24-25页 |
三.纳米材料 | 第25-30页 |
3.1 定义和特性 | 第25-26页 |
3.2 超分子修饰的纳米颗粒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26-30页 |
3.2.1 比色传感器 | 第27-28页 |
3.2.2 电化学传感器 | 第28-29页 |
3.2.3 荧光传感器 | 第29-30页 |
四、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第一章 基于杯[6]芳烃包裹的金纳米构建二胺氧化酶比色传感器 | 第31-41页 |
1.1 引言 | 第31-32页 |
1.2 材料和方法 | 第32-33页 |
1.2.1 试剂和仪器 | 第32-33页 |
1.2.2 杯[6]芳烃(pSC_6)包裹的AuNPs的合成 | 第33页 |
1.2.3 二胺氧化酶(DAO)的检测 | 第33页 |
1.2.4 二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检测方法 | 第33页 |
1.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1.3.1 DAO及其抑制剂的检测原理 | 第33-34页 |
1.3.2 pSC_6包裹的AuNPs的表征 | 第34-35页 |
1.3.3 实验可行性验证 | 第35-36页 |
1.3.4 HMD与pSC_6-AuNPs的结合的动力学分析 | 第36-37页 |
1.3.5 酶的反应时间优化 | 第37-38页 |
1.3.6 DAO的活性检测 | 第38-39页 |
1.3.7 抑制剂的检测 | 第39页 |
1.4 结论 | 第39-41页 |
第二章 基于CB[8]@2MV包裹的银纳米构建Caspase-3 电化学传感器 | 第41-53页 |
2.1 引言 | 第41-42页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2-46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42-43页 |
2.2.2 AgNPs的合成 | 第43-44页 |
2.2.3 AgNPs及AgNPs和CB[8]反应的紫外(UV)和透色电子显微镜(TEM)表征 | 第44页 |
2.2.4 CB[8]及其复合物的红外表征 | 第44页 |
2.2.5 Caspase-3 底物多肽EC在电极表面的修饰 | 第44-45页 |
2.2.6 Caspase-3 酶切反应 | 第45页 |
2.2.7 CB[8]复合物连接AgNPs修饰电极表面 | 第45页 |
2.2.8 电化学检测 | 第45-46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46-52页 |
2.3.1 实验原理及检测步骤 | 第46-47页 |
2.3.2 AgNPs及其与CB[8]结合的TEM表征 | 第47-48页 |
2.3.3 AgNPs及其与CB[8]结合的UV表征 | 第48页 |
2.3.4 CB[8]成功包裹ANT和MV的FTIR表征 | 第48-49页 |
2.3.5 实验可行性验证 | 第49-50页 |
2.3.6 CB[8]包裹ANT和MV对电化学信号的影响 | 第50-51页 |
2.3.7 Caspase-3 的定量检测 | 第51-52页 |
2.4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