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绪论 | 第8-15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 国外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2. 国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 第9-10页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 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 第12页 |
2. 对教师成长的意义 | 第12页 |
3. 对课程建设和理论应用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 文献分析法 | 第13页 |
2. 实验研究法 | 第13页 |
3. 比较研究法 | 第13页 |
4. 问卷调查法 | 第13-15页 |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5-24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1. 网络教育 | 第15页 |
2. 网络教学 | 第15-16页 |
3. 研究性学习 | 第16页 |
4.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 第16-17页 |
(二)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2.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3.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9页 |
(三)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19-21页 |
1. 高中学生的发展特点是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内驱力 | 第19-20页 |
2. 学校的现有条件为实施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 | 第20页 |
3. 物理的学科性质是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保障 | 第20-21页 |
4. 教育改革为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带来了社会保障 | 第21页 |
(四)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及实施过程 | 第21-24页 |
1.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 | 第21页 |
2.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一般实施过程 | 第21-24页 |
三、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学实验 | 第24-40页 |
(一) 实验研究 | 第24-32页 |
1. 实验研究目的 | 第24页 |
2. 实验研究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 | 第24-25页 |
3. 实验研究假设 | 第25页 |
4. 实验设计 | 第25-26页 |
5. 实验研究变量 | 第26页 |
6. 实验研究变量的控制与测量 | 第26-27页 |
7. 实验过程 | 第27-30页 |
8. 测试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二) 问卷调查 | 第32-37页 |
1. 本研究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32页 |
2. 本研究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32-33页 |
3. 学习兴趣的调查 | 第33-34页 |
4. 科研策略的认知调查 | 第34页 |
5. 实践能力 | 第34-35页 |
6. 质疑勇气的提升 | 第35-36页 |
7. 反思意识 | 第36页 |
8. 能力提升 | 第36-37页 |
(三) 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学实验结论 | 第37-40页 |
1. 结论 | 第37-38页 |
2. 反思 | 第38页 |
3. 策略 | 第38-40页 |
四、结语与反思 | 第40-42页 |
(一) 结语 | 第40页 |
(二) 启示 | 第40-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件一 | 第45-48页 |
附件二 | 第48-51页 |
附件三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