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果蔬快速采摘机器人柔性负载刚柔耦合建模与仿真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概述第9页
    1.2 果蔬采摘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果蔬采摘机器人的特点第13-14页
        1.2.4 果蔬采摘机器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第14-15页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西红柿串的力学特性第17-22页
    2.1 西红柿串果实的生物学特性第17页
    2.2 西红柿串果梗的力学特性第17-21页
        2.2.1 果梗的弯曲力学模型第18-19页
        2.2.2 杨氏模量实验仪的结构和原理第19-20页
        2.2.3 测量果梗的弹性模量第20-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西红柿串采摘机器人柔性负载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第22-32页
    3.1 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基础理论第22-23页
        3.1.1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第22页
        3.1.2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第22页
        3.1.3 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第22-23页
    3.2 刚柔耦合系统建模第23-25页
        3.2.1 系统建模的原理和方法第23页
        3.2.2 刚柔耦合系统建模的原理与方法第23-25页
    3.3 西红柿串采摘机器人柔性负载刚柔耦合建模第25-31页
        3.3.1 西红柿串采摘机器人采摘模型的建立第25-27页
        3.3.2 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系统模型第27-28页
        3.3.3 Matlab仿真建模结果第28-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虚拟样机技术和Adams软件第32-36页
    4.1 虚拟样机技术第32页
    4.2 Pro/E软件简介第32-33页
    4.3 Adams软件简介第33-34页
        4.3.1 Adams软件概述第33页
        4.3.2 Adams软件的特点第33-34页
        4.3.3 Adams软件的模块第34页
    4.4 Matlab软件概述第34-35页
    4.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基于Adams的西红柿采摘机器人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第36-48页
    5.1 西红柿串采摘机器人三维模型的设计第36-38页
        5.1.1 西红柿串采摘机器人的采摘过程第36-37页
        5.1.2 西红柿串采摘机器人系统的三维模型第37-38页
    5.2 西红柿串采摘机器人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第38-43页
        5.2.1 西红柿串采摘机器人系统三维模型的导入第39-40页
        5.2.2 西红柿串柔性化第40-41页
        5.2.3 Adams中参数设置第41-43页
    5.3 西红柿串采摘机器人柔性负载刚柔耦合系统的仿真分析第43-47页
        5.3.1 机械臂加速度对振动的影响第43-44页
        5.3.2 西红柿串的质量对振动的影响第44-46页
        5.3.3 西红柿串果梗的长度对振动的影响第46-47页
    5.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六章 采摘机器人快速采摘西红柿串的振动实验第48-55页
    6.1 实验平台的建立第48-53页
        6.1.1 参数设计第48页
        6.1.2 导轨的选型第48页
        6.1.3 步进电机的选型第48-49页
        6.1.4 运动控制器说明第49-51页
        6.1.5 西红柿串振动的数据采集装置第51-53页
    6.2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第53-54页
        6.2.1 实验过程第53页
        6.2.2 实验结果分析第53-54页
    6.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七章 输入整形法抑制西红柿串的振动第55-58页
    7.1 输入整形法第55页
    7.2 输入整形的仿真过程第55-56页
    7.3 输入整形Matlab仿真结果第56-57页
    7.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8.1 主要结论第58页
    8.2 研究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iFeO3纳米纤维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研究
下一篇:固体火箭发动机芯模喷涂设备机构设计与运动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