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国有企业经济论文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10-14页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动态第11-12页
        (一)以经济史为视角第11页
        (二)以国有经济理论研究为视角第11-12页
        (三)以国企改革为视角第12页
    三、研究主要内容第12页
    四、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一章 国有企业概述第14-26页
    一、国有企业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一)国有企业第14-15页
        (二)国有经济第15页
        (三)国有资产第15页
    二、国有企业的来源第15-16页
        (一)解放区公营企业第16页
        (二)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第16页
        (三)敌伪工业企业第16页
        (四)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第16页
    三、国有企业的现状第16-22页
        (一)国有企业的总体状况第16-18页
        (二)国有企业的区域结构第18-21页
        (三)国有企业的行业结构第21-22页
    四、国有企业的地位第22-26页
        (一)国有企业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坚强基础第22页
        (二)国有企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坚强主体第22-23页
        (三)国有企业是维持社会安定的坚强力量第23页
        (四)国有企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强依靠第23-24页
        (五)国有企业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坚强支柱第24-26页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第26-32页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第26-27页
        (一)所有制的定义第26页
        (二)马克思的所有制思想第26-27页
    二、马克思恩格斯国有制思想第27-28页
        (一)马克思主义国有制思想的起源第28页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制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8页
    三、列宁、斯大林的国有经济理论与实践第28-30页
        (一)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第28-29页
        (二)苏联模式第29-30页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企改革在理论上的探索第30-32页
        (一) 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第30页
        (二) 关于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第30-31页
        (三) 关于国有企业垄断的问题第31-32页
第三章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和主要成效第32-40页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第32-37页
        (一)所有权框架内经营权的改革(1978-1992)第32-35页
        (二)逐步展开所有权改革(1992 年至今)第35-37页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成效第37-40页
        (一)摸清了企业改革的方向第38页
        (二)所有制结构得到优化第38页
        (三)经济效益得到增长第38页
        (四)收入分配方式更多样第38-39页
        (五)政企关系得到调整第39页
        (六)企业实力增强第39-40页
第四章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问题第40-46页
    一、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第40-41页
        (一)地区产业趋同第40-41页
        (二)专业化协作水平低第41页
    二、国有企业负担过重第41-42页
        (一)冗员负担第41-42页
        (二)企业办社会负担第42页
        (三)债务负担第42页
    三、国有企业管理问题第42-44页
        (一)国家行政干预的阻碍第42-43页
        (二)现行国有资产监管约束不力第43-44页
        (三)薪酬激励机制管理混乱第44页
    四、产权关系界定不清第44-45页
    五、供需结构失衡第45-46页
第五章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第46-55页
    一、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第46-47页
    二、减轻国企负担第47-48页
        (一)针对冗员负担第47页
        (二)针对企业办社会负担第47-48页
        (三)针对债务负担第48页
    三、强化企业管理第48-50页
        (一)转变政府职能第48页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第48-49页
        (三)完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第49-50页
    四、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第50-51页
        (一)树立产权观念第50页
        (二)理顺产权关系第50-51页
    五、供给侧改革第51-53页
        (一) 去产能第52页
        (二) 去库存第52-53页
    (三) 去杠杆第53页
    (四) 降成本第53页
    (五) 补短板第53-55页
第六章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件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文化资源:“致良知”思想研究
下一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内涵研究--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重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