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21页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 选题缘起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一) 汉语介词概述 | 第12-14页 |
(二) 汉语介词研究 | 第14-15页 |
(三) 布依语介词研究 | 第15-16页 |
(四) 壮傣语支其他语言介词研究 | 第16-1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一) 文献法 | 第18页 |
(二) 调查描写法 | 第18-19页 |
(三) 演绎法 | 第19页 |
四、布依语简况及语料来源 | 第19-21页 |
(一) 布依语简况 | 第19-20页 |
(二) 语料来源 | 第20-21页 |
第一章 布依语介词的界定及其类型 | 第21-33页 |
第一节 布依语介词的界定 | 第21-24页 |
一、介词概念 | 第21页 |
二、介词与动词的界定 | 第21-22页 |
三、介词与连词的界定 | 第22-23页 |
四、本文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布依语介词的类型 | 第24-32页 |
一、前置介词 | 第25-28页 |
二、框式介词 | 第28-32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布依语介词的语义特征 | 第33-47页 |
第一节 处所类介词 | 第33-36页 |
一、表源点和经由 | 第33-34页 |
二、表处所 | 第34页 |
三、表方向 | 第34-35页 |
四、表途经 | 第35页 |
五、表终点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时间类介词 | 第36-37页 |
一、表时间起点 | 第36页 |
二、表时机 | 第36-37页 |
第三节 范围类介词 | 第37-38页 |
一、表强调 | 第37页 |
二、表排除 | 第37-38页 |
三、表关涉 | 第38页 |
第四节 对象类介词 | 第38-42页 |
一、表比较 | 第38-39页 |
二、表凭借、处置 | 第39-40页 |
三、表对象 | 第40-41页 |
四、表被动、遭受 | 第41-42页 |
五、表祈使 | 第42页 |
第五节 其他类介词 | 第42-44页 |
一、表原因 | 第43页 |
二、表目的 | 第43-44页 |
三、表依据 | 第44页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第三章 布依语介词的来源 | 第47-63页 |
第一节 处所类介词的来源 | 第48-52页 |
一、表源点和经由类介词:tai~(35)"从、经过" | 第48-50页 |
二、表所在类介词:co~(35)"在" | 第50-51页 |
三、表方向类介词:pai~(24)"向、往"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对象类介词的来源 | 第52-61页 |
一、表示所对者类介词 | 第53-55页 |
二、表凭借、处置类介词 | 第55-59页 |
三、表受事者类介词 | 第59-61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布依语介词短语的句法功能 | 第63-79页 |
第一节 介词短语的句法位置 | 第63-65页 |
第二节 前置介词短语的句法功能 | 第65-71页 |
一、做状语 | 第65-68页 |
二、做补语 | 第68-71页 |
第三节 框式介词短语的句法功能 | 第71-73页 |
一、做状语 | 第71-73页 |
二、做定语 | 第73页 |
第四节 框式介词的范域 | 第73-76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结语 | 第79-82页 |
一、本文观点 | 第79-80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80-81页 |
三、局限及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后记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