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热尔图小说(1983-1993年)中的人物形象研究
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5-23页 |
第一节 相关研究动态 | 第15-21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3页 |
第一章 乌热尔图及其小说创作 | 第23-28页 |
第一节 乌热尔图的生活经历 | 第23-25页 |
一、乌热尔图的个人经历 | 第23-24页 |
二、乌热尔图的民族情感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乌热尔图的小说创作 | 第25-27页 |
一、乌热尔图的创作历程 | 第25-26页 |
二、乌热尔图小说主题的转变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接受现代文化的年轻人形象 | 第28-44页 |
第一节 年轻猎人形象 | 第28-35页 |
一、狩猎传统的违反者 | 第28-30页 |
二、捕杀孕期母鹿的驱利者 | 第30-32页 |
三、无视大自然的征服者 | 第32-34页 |
四、文化变迁中的挣扎者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现代年轻人形象 | 第35-42页 |
一、传统婚姻习俗的挣脱者 | 第36-37页 |
二、矛盾与无奈的返乡者 | 第37-39页 |
三、萨满文化的淡忘者 | 第39-41页 |
四、民族历史的遗忘者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固守传统文化的老一辈形象 | 第44-62页 |
第一节 老猎人形象 | 第44-50页 |
一、狩猎文化的持有者 | 第44-46页 |
二、敬畏自然的通灵者 | 第46-48页 |
三、失去传统的叹息者 | 第48-50页 |
第二节 家庭长者形象 | 第50-55页 |
一、传统道德的捍卫者 | 第51-52页 |
二、悲伤与痛苦的表达者 | 第52-54页 |
三、传统文化的诉诸者 | 第54-55页 |
第三节 萨满形象 | 第55-61页 |
一、萨满文化的传承者 | 第56-57页 |
二、身份错位的失落者 | 第57-59页 |
三、民族未来的探索者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乌热尔图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时代特色 | 第62-72页 |
第一节 1978-1983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色 | 第62-65页 |
一、族群外部的人物矛盾关系 | 第62-63页 |
二、积极向上的乐观派人物性格 | 第63-64页 |
三、典型民族形象的塑造 | 第64-65页 |
第二节 1983-1993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色 | 第65-67页 |
一、族群内部的人物矛盾关系 | 第65-66页 |
二、内心矛盾痛苦的悲情人物性格 | 第66页 |
三、传统文化核心形象的塑造 | 第66-67页 |
第三节 人物形象变迁的原因分析 | 第67-71页 |
一、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 | 第67-68页 |
二、现实创作环境的变迁 | 第68-70页 |
三、作家创作意图的转变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附录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