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课程论文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1 导言第14-27页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第14-16页
        1.1.1 新变化带来的新问题第14-15页
        1.1.2 教育理论研究对教科书制度的关注明显不足第15页
        1.1.3 对教科书制度的研究需要多学科视角第15-16页
        1.1.4 研究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实践意义第16页
    1.2 本选题已有研究成果述评第16-22页
        1.2.1 关于我国教科书制度发展历程的研究第17页
        1.2.2 关于中小学教科书编写制度的研究第17-18页
        1.2.3 关于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研究第18页
        1.2.4 关于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发行多元化的研究第18-20页
        1.2.5 关于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制度的研究第20-21页
        1.2.6 关于中小学教科书供给制度的研究第21页
        1.2.7 关于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的研究第21-22页
    1.3 本选题研究对象及内容第22-24页
        1.3.1 教科书的概念第22-23页
        1.3.2 教科书的属性第23页
        1.3.3 教科书制度第23-24页
        1.3.4 我国现行教科书制度第24页
        1.3.5 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研究的基本内容第24页
    1.4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第24-25页
        1.4.1 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第24-25页
        1.4.2 多视角的综合考查分析第25页
    1.5 本选题研究可能的创新点第25-27页
        1.5.1 对教科书概念及其属性的新解释第25页
        1.5.2 对教科书制度设计的一些关键环节提出了新的政策建议第25-27页
2 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第27-60页
    2.1 中国教科书和教科书制度之本源第27-33页
        2.1.1 中国各个时代的“教科书”并非都是“教科书”第27-28页
        2.1.2 中国古代有课程概念,但不具有现代教科书含义第28页
        2.1.3 中国的“教科书”一词是现代教育创立时的泊来品第28-29页
        2.1.4 中国自编教科书始自民间第29页
        2.1.5 中国早期的教科书制度第29-31页
        2.1.6 中国最早实行的教科书审定制与国定制第31-32页
        2.1.7 中国教科书国定制早期遭到的批评第32-33页
    2.2 教科书、教科书制度的基本概念第33-41页
        2.2.1 教科书的含义第33-35页
        2.2.2 教科书的本质特征第35-39页
        2.2.3 教科书制度的含义第39-40页
        2.2.4 教科书制度的本质特征第40-41页
    2.3 教科书制度的制约要素第41-47页
        2.3.1 制约教科书制度的学校教育第41-42页
        2.3.2 制约教科书制度的教科书管理第42-43页
        2.3.3 制约教科书制度的课程管理第43-46页
        2.3.4 制约教科书制度的教科书主体第46-47页
    2.4 教科书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第47-60页
        2.4.1 新制度经济学第47-51页
        2.4.2 公共选择理论第51-53页
        2.4.3 课程论第53-60页
3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建设的成就与经验第60-73页
    3.1 简要的历史回顾第60-62页
        3.1.1 创立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第60-61页
        3.1.2 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建设的艰辛探索第61页
        3.1.3 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重建第61-62页
    3.2 从大一统教科书制度向现行教科书制度过渡第62-64页
        3.2.1 实施义务教育及其教科书制度的相关规定第62页
        3.2.2 加强教科书制度专业化建设第62-64页
    3.3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初步形成第64-66页
        3.3.1 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64-65页
        3.3.2 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65-66页
    3.4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基本规制第66-68页
        3.4.1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制度第66-67页
        3.4.2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的审定制度第67页
        3.4.3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的出版制度第67页
        3.4.4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的发行制度第67-68页
        3.4.5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的选用制度第68页
        3.4.6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的免费供应制度第68页
    3.5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主要政策支撑第68-70页
    3.6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建设的主要成就和经验第70-73页
        3.6.1 坚持体制创新,不断完善和规范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第70-71页
        3.6.2 坚持统一要求下的教科书多样化格局第71页
        3.6.3 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实行中小学阶段教科书免费供应第71页
        3.6.4 建立中小学教科书按时与足量供应体制第71-72页
        3.6.5 坚持中小学教科书与教辅建设互补原则第72-73页
4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存在的问题第73-90页
    4.1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多样化发展中的问题第73-77页
        4.1.1 教科书多样化与国家意志相统一的问题第73-74页
        4.1.2 教科书多样化与市场竞争规则相统一的问题第74-75页
        4.1.3 教科书多样化与教科书资金集中投入相结合的问题第75-76页
        4.1.4 教科书多样化与教科书收入部分专用于研发相配套的问题第76页
        4.1.5 教科书多样化与建立生成教科书研发激励机制并存的问题第76-77页
    4.2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规范化管理中的问题第77-82页
        4.2.1 审定制度存在的问题第77-79页
        4.2.2 教科书编写模式单一,存在多本化取代多样化倾向第79-80页
        4.2.3 教科书质量受到社会质疑,主要是未处理好两对关系第80-81页
        4.2.4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编写队伍参差不齐,专业化水平不高第81-82页
    4.3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第82-86页
        4.3.1 教科书招投标将新教科书商品化第82-83页
        4.3.2 教科书招投标竞争缺乏公平性第83-84页
        4.3.3 利益保护主义的干扰第84-86页
    4.4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法制化建设中的问题第86-90页
        4.4.1 教科书审定缺乏问责监督第86-87页
        4.4.2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审查制度缺失法律依据第87-88页
        4.4.3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选用体制缺乏民主第88-90页
5 深化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第90-109页
    5.1 对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建设的若干建议第90-92页
        5.1.1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与审查体系第90页
        5.1.2 构建开放的教科书编写和出版制度第90-91页
        5.1.3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制度第91页
        5.1.4 统一实行国家中小学教科书专卖第91-92页
        5.1.5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科书无偿供应制度第92页
    5.2 加强教科书制度法治建设第92-109页
        5.2.1 加强教科书制度法治建设的必要性第92-94页
        5.2.2 加强教科书制度法治建设要正视人性假设第94-101页
        5.2.3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科书法》第101-109页
结语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20-121页
后记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先秦儒家义德思想研究
下一篇:高等教育强国背景下政府与大学关系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