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融资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2.1 内源融资理论 | 第13-17页 |
2.2 外源融资理论 | 第17-18页 |
2.3 关系型融资理论 | 第18-19页 |
2.4 金融制度创新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发展现状 | 第20-26页 |
3.1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内部发展现状 | 第20-23页 |
3.1.1 融资需求不满足 | 第20-21页 |
3.1.2 融资工具选择困难 | 第21页 |
3.1.3 融资渠道不畅 | 第21-23页 |
3.2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外部发展现状 | 第23-26页 |
3.2.1 企业融资的信用困境 | 第23页 |
3.2.2 信用信息共享难以实现 | 第23-24页 |
3.2.3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不够科学 | 第24-26页 |
第4章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4.1 融资工具选择不当 | 第26-27页 |
4.1.1 疏忽培育融资关系 | 第26-27页 |
4.1.2 融资监管环节薄弱 | 第27页 |
4.2 融资信用体系制度不健全 | 第27-31页 |
4.2.1 融资信用体系问题 | 第28-29页 |
4.2.2 融资战略体系疏漏 | 第29-31页 |
第5章 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对策分析 | 第31-46页 |
5.1 增强中小型企业自身能力 | 第31-34页 |
5.1.1 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 第31-32页 |
5.1.2 增强企业诚信意识 | 第32-33页 |
5.1.3 采用多种融资渠道 | 第33-34页 |
5.2 政府应加大扶持中小型企业力度 | 第34-39页 |
5.2.1 建立企业信用体系 | 第34-35页 |
5.2.2 完善企业融资体系 | 第35-37页 |
5.2.3 规范企业债券市场 | 第37-38页 |
5.2.4 给予中小企业其他方面的优惠 | 第38-39页 |
5.3 重视民营金融机构对中小型企业的作用 | 第39-43页 |
5.3.1 民营金融机构结构简洁灵活 | 第39-40页 |
5.3.2 民营金融机构信息优势明显 | 第40-41页 |
5.3.3 民营金融机构组织更加便捷 | 第41-42页 |
5.3.4 合理利用保险机制服务 | 第42-43页 |
5.4 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市场 | 第43-46页 |
5.4.1 政府在解决融资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 第43-44页 |
5.4.2 发展金融借贷形式 | 第44-4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