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规范—论中国古代饮食中的礼法规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礼对饮食的规制 | 第11-25页 |
(一)饮食与祭祀礼制 | 第12-16页 |
1. 用食物作为祭品 | 第12-15页 |
2. 与饮食有关的祭礼 | 第15-16页 |
(二)饮食中的礼制思想 | 第16-20页 |
1. 敬德贵民思想 | 第16-17页 |
2. 孝亲尊老思想 | 第17-19页 |
3. 节俭克己思想 | 第19-20页 |
(三)饮食中的礼仪规范 | 第20-25页 |
1. 凡食必祭 | 第21页 |
2. 进食之礼 | 第21-22页 |
3. 侍食之礼 | 第22-23页 |
4. 宴客之礼 | 第23-25页 |
二、法对饮食的规制 | 第25-44页 |
(一)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规制 | 第25-31页 |
1. 对统治者阶层饮食安全的保障 | 第25-28页 |
2. 市场交易食品安全的监管 | 第28-31页 |
(二)政府专卖食品的法律规制 | 第31-39页 |
1. 盐法 | 第31-34页 |
2. 茶法 | 第34-37页 |
3. 酒法 | 第37-39页 |
(三)中国古代的禁酒法令 | 第39-41页 |
1. 因畏惧天灾而禁酒 | 第39-40页 |
2. 为节约粮食而禁酒 | 第40页 |
3. 为稳定社会秩序而禁酒 | 第40页 |
4. 对违禁者严厉惩处 | 第40-41页 |
(四)乡饮酒礼的法律规制 | 第41-44页 |
三、对饮食中礼法规制的评价 | 第44-48页 |
(一)中国古代饮食礼法规制的积极作用 | 第44-46页 |
1. 有利于推行伦理教化 | 第44-45页 |
2. 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 第45页 |
3. 有助于预防食品犯罪 | 第45-46页 |
(二)中国古代饮食中礼法规制的局限性 | 第46-48页 |
1. 鲜明的政治等级色彩 | 第46-47页 |
2. 过于注重形式,讲求排场 | 第47页 |
3. 饮食相关刑罚过于严苛片面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