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泡沫镍基底上氢氧化镍的制备、掺杂改性及其葡萄糖传感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39页
    1.1 葡萄糖检测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第12-15页
        1.2.1 酶类葡萄糖传感器第13-14页
        1.2.2 非酶葡萄糖传感器第14-15页
    1.3 非酶葡萄糖传感材料第15-19页
        1.3.1 碳材料第15-16页
        1.3.2 贵金属第16-17页
        1.3.3 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第17-19页
    1.4 敏感电极基底的种类和制作工艺第19-21页
        1.4.1 多次成型法第20页
        1.4.2 在基底上直接生长敏感材料第20-21页
    1.5 泡沫镍基底葡萄糖传感器研究现状第21-27页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9页
第二章 直接沉淀法在泡沫镍上制备α和B混相的Ni(OH)_2纳米片及其葡萄糖敏感特性第39-53页
    2.1 引言第39-40页
    2.2 实验部分第40-41页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0页
        2.2.2 样品的制备过程第40页
        2.2.3 材料特性表征第40-41页
        2.2.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1-49页
        2.3.1 反应条件对产物表面形貌的影响第41-43页
        2.3.2 产物的结构表征第43页
        2.3.3 循环伏安特性曲线第43-45页
        2.3.4 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机理第45-46页
        2.3.5 葡萄糖的安培检测第46-48页
        2.3.6 选择性测试第48-49页
        2.3.7 稳定性和重复性测试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第三章 贵金属Au、Pd掺杂提升Ni(OH)_2电极的葡萄糖传感器性能第53-77页
    3.1 引言第53-54页
    3.2 实验部分第54-56页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4页
        3.2.2 实验方法第54-56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6-70页
        3.3.1 产物的形貌分析第56-58页
        3.3.2 材料结构表征第58-60页
        3.3.3 样品表面各元素的价态分析第60-61页
        3.3.4 循环伏安法测试电极的葡萄糖传感特性第61-67页
        3.3.5 恒电位安培法测试电极的葡萄糖敏感特性第67-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第四章 Fe掺杂制备Ni(OH)_2纳米片球及其葡萄糖传感器特性影响研究第77-93页
    4.1 前言第77页
    4.2 实验过程第77-79页
        4.2.1 Fe-Ni(OH)_2 样品的制备过程第77-78页
        4.2.2 材料特性表征第78页
        4.2.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78-79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9-89页
        4.3.1 电极材料的形貌第79-80页
        4.3.2 电极材料的结构表征第80-81页
        4.3.3 电极/泡沫镍样品表面XPS分析第81-82页
        4.3.4 Fe掺杂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第82-85页
        4.3.5 复阻抗谱第85页
        4.3.6 恒电位安培响应第85-88页
        4.3.7 选择性测试第88-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第五章 CoO-Ni(OH)_2的水热合成及其葡萄糖传感特性研究第93-115页
    5.1 引言第93-94页
    5.2 实验部分第94-95页
        5.2.1 泡沫镍的处理第94页
        5.2.2 含Co电极样品的制备第94页
        5.2.3 电极材料特性表征第94页
        5.2.4 电化学特性分析第94-95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5-110页
        5.3.1 Co的含量对产物特性的影响第95-99页
        5.3.2 水热时间对产物特性的影响第99-102页
        5.3.3 水热条件的优化第102-107页
        5.3.4 恒电位安培响应第107-109页
        5.3.5 选择性测试第109-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5页
第六章 结论第115-117页
作者简介第117-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舌尖上的规范—论中国古代饮食中的礼法规制
下一篇:兵团四十七团民族团结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