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地方政治论文

兵团“区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以五家渠青湖经济开发区、101团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一)研究内容第11-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2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三)国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第一章 兵团“区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3页
    一、地方治理理论第18-19页
        (一)地方治理理论的概念第18页
        (二)地方治理理论的应用第18-19页
    二、区域管理理论第19-20页
        (一)区域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9页
        (二)区域管理理论的主要目标及原则第19-20页
    三、马克思主义的改革思想第20-21页
        (一)马克思主义改革理论的内涵第20-21页
        (二)马克思主义改革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第21页
    四、中国共产党关于开发区及其体制的论述第21-23页
第二章“区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成就及意义第23-36页
    一、“区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第23-30页
        (一)青湖生态经济开发区、101团的概况第23-25页
        (二)“区团合一”管理模式的论证第25-28页
        (三)“区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第28-30页
    二、“区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第30-33页
        (一)区团综合体制改革方面的进展第30页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的进展第30-32页
        (三)职工多元增收方面的进展第32-33页
        (四)区团城镇化建设工作的进展第33页
    三、“区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第33-36页
        (一)有利于完善团场职能,创新团场管理体制第33-34页
        (二)有利于理顺社会管理体制,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第34页
        (三)有利于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第34-36页
第三章“区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6-44页
    一、师市授权不到位,区域结构之间矛盾突出第36-37页
        (一)授权文件缺乏实际操作性第36页
        (二)现有机构编制的人才短缺第36-37页
        (三)履行政府职能的机构不健全第37页
        (四)师市与区团之间的资金支付缺乏长效机制第37页
    二、职工收入水平不高,就业和养老问题突出第37-39页
        (一)团场的基本经营制度落实不到位第38页
        (二)团场职工负担重,就业养老压力大第38-39页
        (三)职工增收就业渠道没有拓展第39页
    三、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第39-42页
        (一)产业结构变化快层次低第40-41页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不足第41页
        (三)缺乏专门的人才培养机制第41-42页
    四、团场和街道、社区管理之间的职能存在争议第42-44页
        (一)单位人和社会人分离,各类社会从业人员杂居,带来管理上的困难第42-43页
        (二)团场内部职能不清,特别是政企不分第43页
        (三)社会管理方式滞后,管理理念和方法传统第43-44页
第四章 推进“区团合一”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思考第44-51页
    一、进一步细化授权操作,明确区域职权范围第44-45页
        (一)明确职权分配,增强授权文件的实践性第44页
        (二)增加人员编制,加强人才管理第44页
        (三)增加机构设置,完善区团的履职机构第44页
        (四)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建立长效互助机制第44-45页
    二、注重民生建设,促进职工就业增收第45-46页
        (一)完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团场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45页
        (二)切实减轻职工负担,为职工就业养老提供保障第45-46页
        (三)多措并举促进职工增收就业第46页
    三、下放人事权,自主招聘专业技术人才第46-48页
        (一)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调优产业结构第46-47页
        (二)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服务业发展经验第47-48页
        (三)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机制第48页
    四、理顺社会管理,合理划分团场、街道和社区的职能第48-51页
        (一)转变团场管理职能,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第48-49页
        (二)着力推进团场内部政企分开,进一步探索团场行政职能的实现形式第49页
        (三)完善社会管理职能,理顺社会管理体制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简介第56-57页
附件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类型化研究
下一篇:舌尖上的规范—论中国古代饮食中的礼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