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理论依据和方法 | 第10-16页 |
1.2.1 战略基本理论 | 第10-11页 |
1.2.2 战略流派介绍 | 第11页 |
1.2.3 战略管理的基本架构 | 第11-12页 |
1.2.4 主要战略分析工具 | 第12-16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6-17页 |
1.3.1 数据调研和材料收集 | 第16页 |
1.3.2 数据材料的分析整理 | 第16页 |
1.3.3 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2 北京银商外部环境分析 | 第17-29页 |
2.1 总体环境分析 | 第17-19页 |
2.1.1 政治政策环境分析 | 第17页 |
2.1.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17-18页 |
2.1.3 社会文化环境 | 第18-19页 |
2.1.4 技术环境 | 第19页 |
2.2 行业环境分析 | 第19-21页 |
2.2.1 支付业务持续稳步发展,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 第19-20页 |
2.2.2 支付监管体系逐步完善,为支付企业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 第20页 |
2.2.3 市场失序现象频出 | 第20页 |
2.2.4 银行卡风险监控面临更多挑战 | 第20-21页 |
2.2.5 支付产业资本运作活跃 | 第21页 |
2.3 支付行业细分市场发展情况 | 第21-25页 |
2.3.1 银行卡收单市场 | 第21-22页 |
2.3.2 互联网支付 | 第22-24页 |
2.3.3 移动支付 | 第24-25页 |
2.4 外部环境机会和威胁分析 | 第25-29页 |
2.4.1 机会分析 | 第25-26页 |
2.4.2 威胁分析 | 第26-29页 |
3 北京银商内部环境分析 | 第29-35页 |
3.1 北京银商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分析 | 第29-32页 |
3.1.1 公司整体情况 | 第29页 |
3.1.2 经营业绩 | 第29-31页 |
3.1.3 技术水平和清结算能力 | 第31页 |
3.1.4 人员优势和人才培养 | 第31页 |
3.1.5 企业品牌影响力 | 第31页 |
3.1.6 专业的服务体系 | 第31-32页 |
3.2 内部环境分析小结 | 第32-35页 |
3.2.1 机会分析 | 第32-33页 |
3.2.2 威胁分析 | 第33-35页 |
4 北京银商发展战略选择 | 第35-38页 |
4.1 北京银商SWOT分析表 | 第35页 |
4.2 公司使命 | 第35-36页 |
4.3 公司战略目标 | 第36页 |
4.4 公司主要战略任务 | 第36-38页 |
4.4.1 坚持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创建、提升平台吸引力 | 第36页 |
4.4.2 全面推进重点创新业务布局,打造核心竞争力 | 第36页 |
4.4.3 进一步完善产品管理机制,夯实基础发展力 | 第36-38页 |
5 北京银商的战略实施步骤 | 第38-42页 |
5.1 全力争夺商户,提升市场份额 | 第38-39页 |
5.1.1 积极抢占县域和农村市场 | 第38页 |
5.1.2 寻求重点领域、区域的突破 | 第38页 |
5.1.3 开发合作,借力发展 | 第38-39页 |
5.1.4 寻求国际业务的突破 | 第39页 |
5.2 差异化发展互联网业务,扩大互联网市场份额 | 第39-40页 |
5.2.1 细分领域,重点突破 | 第39页 |
5.2.2 完善跨境业务产品及模式,扩大跨境业务规模 | 第39-40页 |
5.3 进一步提升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影响力 | 第40页 |
5.3.1 加快建设“移动泛非接受理环境”,构建现场支付生态圈 | 第40页 |
5.3.2 持续开展“全民付客户端”营销,吸引C端用户 | 第40页 |
5.4 普及增值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 | 第40-41页 |
5.4.1 全面实现预付卡业务的统一受理 | 第40-41页 |
5.4.2 推广全国性增值业务和产品 | 第41页 |
5.5 打造新型服务软实力 | 第41-42页 |
6 北京银商战略实施保障体系 | 第42-43页 |
6.1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 第42页 |
6.2 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 第42页 |
6.3 优化内部创新机制 | 第42页 |
6.4 以提升综合市场份额为主线调整预算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