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方言重叠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15页 |
ABSTRACT | 第15页 |
引言 | 第16-23页 |
0.1 离石区概况 | 第16页 |
0.2 离石区历史沿革 | 第16-17页 |
0.3 汉语重叠式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0.4 离石方言研究现状 | 第20页 |
0.5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20-21页 |
0.5.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0.5.2 语料来源 | 第21页 |
0.6 研究意义和体例说明 | 第21-23页 |
0.6.1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0.6.2 体例说明 | 第21-23页 |
第一章 重叠式名词 | 第23-37页 |
1.1 构成形式 | 第23-28页 |
1.1.1 AA式 | 第23-25页 |
1.1.2 AAB式 | 第25页 |
1.1.3 ABB式 | 第25-26页 |
1.1.4 圪AA式 | 第26页 |
1.1.5 A圪BB式 | 第26-27页 |
1.1.6 ABCC式 | 第27页 |
1.1.7 AABB式 | 第27-28页 |
1.2 语音特征 | 第28-32页 |
1.2.1 AA式 | 第28-29页 |
1.2.2 AAB式 | 第29页 |
1.2.3 ABB式 | 第29-30页 |
1.2.4 圪AA式 | 第30-31页 |
1.2.5 A圪BB式 | 第31页 |
1.2.6 ABCC式 | 第31页 |
1.2.7 AABB式 | 第31-32页 |
1.3 语法功能 | 第32-34页 |
1.3.1 AA式 | 第32页 |
1.3.2 AAB式 | 第32页 |
1.3.3 ABB式 | 第32-33页 |
1.3.4 圪AA式 | 第33页 |
1.3.5 A圪BB式 | 第33页 |
1.3.6 ABCC式 | 第33页 |
1.3.7 AABB式 | 第33-34页 |
1.4 语义特征 | 第34-35页 |
1.5 离石方言重叠式名词与普通话的区别 | 第35-37页 |
第二章 重叠式形容词 | 第37-47页 |
2.1 构成形式 | 第37-40页 |
2.1.1 AA(的)式 | 第37页 |
2.1.2 ABB(的)式 | 第37-38页 |
2.1.3 A圪BB(的)式 | 第38-39页 |
2.1.4 A不BB(的)式 | 第39页 |
2.1.5 A里AB(的)式 | 第39页 |
2.1.6 AABB(的)式 | 第39-40页 |
2.2 语音特征 | 第40-42页 |
2.2.1 AA(的)式 | 第40页 |
2.2.2 ABB(的)式 | 第40页 |
2.2.3 A圪BB(的)式 | 第40-41页 |
2.2.4 A不BB(的)式 | 第41页 |
2.2.5 A里AB(的)式 | 第41-42页 |
2.2.6 AABB(的)式 | 第42页 |
2.3 语法功能 | 第42-43页 |
2.3.1 AA(的)式 | 第42页 |
2.3.2 ABB(的)式 | 第42-43页 |
2.3.3 A圪BB(的)式 | 第43页 |
2.3.4 A不BB(的)式 | 第43页 |
2.3.5 A里AB(的)式 | 第43页 |
2.3.6 AABB(的)式 | 第43页 |
2.4 语义特征 | 第43-46页 |
2.4.1 内部量的差异 | 第43-44页 |
2.4.2 表达情感 | 第44-46页 |
2.5 离石方言重叠式形容词与普通话的区别 | 第46-47页 |
第三章 重叠式动词 | 第47-54页 |
3.1 构成形式 | 第47-49页 |
3.1.1 AABB式 | 第47-48页 |
3.1.2 ABAB式 | 第48页 |
3.1.3 XAXA式 | 第48-49页 |
3.1.4 XAYA式 | 第49页 |
3.2 语音特征 | 第49-51页 |
3.2.1 AABB式 | 第50页 |
3.2.2 ABAB式 | 第50页 |
3.2.3 XAXA式 | 第50-51页 |
3.2.4 XAYA式 | 第51页 |
3.3 语法功能 | 第51-52页 |
3.3.1 AABB式 | 第51-52页 |
3.3.2 ABAB式 | 第52页 |
3.3.3 XAXA式 | 第52页 |
3.3.4 XAYA式 | 第52页 |
3.4 语义特征 | 第52-53页 |
3.5 离石方言重叠式动词与普通话的区别 | 第53-54页 |
第四章 重叠式副词 | 第54-59页 |
4.1 构成形式 | 第54-55页 |
4.1.1 AA(地)式 | 第54页 |
4.1.2 AAB式 | 第54-55页 |
4.1.3 AABB(地)式 | 第55页 |
4.2 语音特征 | 第55-56页 |
4.2.1 AA(地)式 | 第56页 |
4.2.2 AAB式 | 第56页 |
4.2.3 AABB(地)式 | 第56页 |
4.3 语法功能 | 第56-57页 |
4.3.1 AA(地)式 | 第56-57页 |
4.3.2 AAB式 | 第57页 |
4.3.3 AABB(地)式 | 第57页 |
4.4 语义特征 | 第57页 |
4.5 离石方言重叠式副词与普通话区别 | 第57-59页 |
第五章 重叠式量词 | 第59-65页 |
5.1 构成形式 | 第59-61页 |
5.1.1 AA式 | 第59页 |
5.1.2 ABB式 | 第59-60页 |
5.1.3 ABAB式 | 第60页 |
5.1.4 “圪”、“不”词缀下的重叠式量词 | 第60-61页 |
5.2 语音特征 | 第61-63页 |
5.2.1 AA式 | 第61-62页 |
5.2.2 ABB式 | 第62页 |
5.2.3 ABAB式 | 第62-63页 |
5.3 语法功能 | 第63页 |
5.3.1 AA式 | 第63页 |
5.3.2 ABB式 | 第63页 |
5.3.3 ABAB式 | 第63页 |
5.4 语义特征 | 第63页 |
5.5 离石方言重叠式量词与普通话的区别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的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3-74页 |
承诺书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