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 第11页 |
·分析兰州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11页 |
·借鉴国外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及启示 | 第11页 |
·改革兰州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 第11页 |
·概念界定 | 第11-15页 |
·研究型大学的界定 | 第11-12页 |
·拔尖创新人才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 | 第13-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兰州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7-26页 |
·兰州大学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简述 | 第17-18页 |
·专业培养 | 第17页 |
·"2+2"人才培养 | 第17页 |
·主副修制和双学位制人才培养 | 第17-18页 |
·"基地班"和"隆基班"人才培养 | 第18页 |
·兰州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 | 第18-22页 |
·兰州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 第18-19页 |
·兰州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 第19-22页 |
·兰州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26页 |
·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 第23页 |
·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第23-24页 |
·教育理念陈旧,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 | 第24页 |
·教育体系功利性的价值观,不注重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 第24-25页 |
·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制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兰州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机制 | 第26-32页 |
·兰州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 | 第26-27页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 第26页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 第26-27页 |
·构建兰州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 第27-32页 |
·建立多层次、多平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 第27-28页 |
·原有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培养 | 第28-30页 |
·萃英学院模式培养 | 第30页 |
·两个平台独立统一,相辅相成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国外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 第32-38页 |
·国外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 | 第32-35页 |
·美国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 第32-33页 |
·德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第33-35页 |
·日本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 | 第35页 |
·国外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 第35-38页 |
·课堂教学宽松活泼,授课方式灵活生动 | 第35-36页 |
·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第36页 |
·提供有利条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研 | 第36页 |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重视培养创新精神 | 第36-37页 |
·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与时俱进的教育办学理念 | 第37页 |
·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模式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展望与思考 | 第38-41页 |
·革新教育理念,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 第38页 |
·推进教学体制改革,倡导研究性教学 | 第38页 |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化培养 | 第38-39页 |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 第39页 |
·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 | 第39页 |
·重视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 第39-40页 |
·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实施质量监控 | 第40页 |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