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营企业的融资效率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简要评述 | 第13-15页 |
2 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理论分析 | 第15-22页 |
2.1 民营企业及融资效率的界定 | 第15-17页 |
2.1.1 民营企业的界定 | 第15页 |
2.1.2 融资效率的界定 | 第15-16页 |
2.1.3 融资的类型 | 第16-17页 |
2.2 企业融资效率理论 | 第17-20页 |
2.2.1 MM理论 | 第17-18页 |
2.2.2 权衡理论 | 第18页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19页 |
2.2.4 控制权理论 | 第19页 |
2.2.5 生命周期理论 | 第19-20页 |
2.3 企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2.4 小结 | 第21-22页 |
3 甘肃省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 第22-31页 |
3.1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3.1.1 整体规模扩大,发展速度放缓 | 第22-23页 |
3.1.2 行业分布集中,劳动密集度高 | 第23-24页 |
3.1.3 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 第24-25页 |
3.2 金融化程度较低、融资规模较小 | 第25-27页 |
3.3 民营企业融资意愿强、融资结构不合理 | 第27-28页 |
3.4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28-31页 |
3.4.1 企业内部原因分析 | 第28-29页 |
3.4.2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1页 |
4 甘肃省民营企业融资效率实证分析 | 第31-42页 |
4.1 模型介绍 | 第31-32页 |
4.1.1 CCR模型 | 第31页 |
4.1.2 VRS模型 | 第31-32页 |
4.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2-34页 |
4.2.1 输入指标 | 第33页 |
4.2.2 输出指标 | 第33-34页 |
4.3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34-36页 |
4.4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4.4.1 数据的统计描述 | 第36-38页 |
4.4.2 DEA效率评价 | 第38-40页 |
4.5 小结 | 第40-42页 |
5 提升甘肃省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的建议 | 第42-46页 |
5.1 健全信用体系建设 | 第42-43页 |
5.1.1 建立公正权威的第三方资信评估机构 | 第42页 |
5.1.2 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 第42页 |
5.1.3 加强银企间的关系与维护 | 第42-43页 |
5.2 完善多元的金融制度 | 第43-44页 |
5.2.1 发展多元化的中小金融机构 | 第43页 |
5.2.2 促进多元化资本市场的发展 | 第43-44页 |
5.2.3 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 | 第44页 |
5.3 鼓励支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