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主从式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力位补偿研究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2 主从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概述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2-16页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4-16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9页
第二章 主从式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运动学分析第19-29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运动学正解第19-23页
        2.2.1 机器人运动学的指数积公式第19-20页
        2.2.2 主操作手运动学正解第20-22页
        2.2.3 从操作手运动学正解第22-23页
    2.3 主操作手运动学逆解第23-25页
    2.4 雅可比矩阵第25-27页
        2.4.1 主操作手的雅可比矩阵第26页
        2.4.2 从操作手的雅可比矩阵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主操作手动力学建模及其参数辨识第29-55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开环链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第29-31页
    3.3 主操作手动力学建模第31-42页
        3.3.1 主操作手结构分析及拉格朗日建模第31-36页
        3.3.2 主操作手关节摩擦力模型第36-42页
    3.4 主操作手动力学模型线性化第42-44页
    3.5 主操作手动力学参数辨识及验证第44-53页
        3.5.1 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第44-45页
        3.5.2 动力学参数辨识实验第45-51页
        3.5.3 动力学参数验证实验第51-53页
    3.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主操作手力位补偿策略及实验研究第55-71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主操作手附加反馈力补偿策略及实验第55-62页
        4.2.1 附加反馈力补偿原理及策略第55-56页
        4.2.2 附加反馈力补偿实验第56-62页
    4.3 主操作手附加位移补偿策略及仿真第62-69页
        4.3.1 附加位移补偿原理及策略第62-63页
        4.3.2 附加位移补偿仿真研究第63-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具有力—位补偿的遥操作双边控制体系结构第71-81页
    5.1 引言第71页
    5.2 主从遥操作控制系统模型及性能评价指标第71-74页
        5.2.1 二端口网络模型第71-73页
        5.2.2 主从遥操作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第73-74页
    5.3 四通道双边控制结构第74-77页
    5.4 力—位补偿控制单元第77-78页
    5.5 本章小结第78-8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5页
    6.1 全文总结第81-82页
    6.2 工作展望第82-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91-93页
附录第93-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埃德加·爱伦·坡传—有种狂热叫生活》(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晚思:将地球视为一个神圣的共同体》翻译实践报告(第1、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