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古诗教学目标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绪论第10-16页
 一、研究缘起第10-11页
 二、研究问题与意义第11-13页
  (一)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第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3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5页
  (一) 研究思路第13-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15页
 四、论文大纲第15-16页
第一章 古诗教学目标设计文献综述第16-20页
 一、国内有关古诗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第16-18页
 二、国外有关古诗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第18-20页
第二章 古诗教学目标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第20-25页
 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介绍第20页
 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分类框架第20-25页
  (一)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分类第20-22页
  (二)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分类第22-25页
第三章 古诗教学目标设计方法的理论阐明第25-57页
 一、古诗教学目标设计方法的产生第25-28页
  (一) 古诗教学目标设计方法的产生依据第25-26页
  (二) 古诗教学目标设计方法产生的思路第26-28页
 二、古诗教学目标设计方法的步骤第28-36页
  (一) 古诗教学目标设计第一步:摘取古诗教学的学段目标第29-30页
  (二) 古诗教学目标设计第二步:对学段目标进行分类第30-33页
  (三) 古诗教学目标设计第三步:设置具体篇目的古诗教学目标第33-35页
  (四) 古诗教学目标设计第四步:陈述具体篇目的古诗教学目标第35-36页
 三、古诗教学目标设计方法的应用实例第36-57页
  (一) 示例一:第二学段《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设计第36-39页
  (二) 示例二:第四学段《观沧海》教学目标设计第39-42页
  (三) 案例三:高中必修《归园田居(其一)》教学目标设计第42-47页
  (四) 案例四:高中选修《蜀相》教学目标设计第47-57页
第四章 古诗教学目标设计的调查研究第57-64页
 一、研究目的第57页
 二、研究设计第57-59页
  (一) 被调查者第57-58页
  (二) 调查工具第58-59页
  (三) 调查步骤第59页
 三、结果分析第59-63页
  (一) 语文硕士生的调查结果第59-60页
  (二) 在职教师的调查结果第60-63页
 四、得出结论第63-64页
结语第64-66页
 一、本研究总结第64页
  (一) 本研究取得的成果第64页
  (二)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第64页
 二、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附录1第68-70页
附录2第70-73页
附录3第73-76页
附录4第76-78页
后记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下一篇: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决策的研究--以上海市Z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