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7页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0-13页 |
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3-16页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阐述 | 第17-21页 |
一、审美想象是文学与审美沟通的桥梁 | 第17-18页 |
(一)审美想象的实质 | 第17-18页 |
(二)审美想象的特性 | 第18页 |
二、文学审美想象力内涵界定与阐述 | 第18-21页 |
(一)文学审美的界定与阐述 | 第19-20页 |
(二)文学审美想象力的界定与阐述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高中美术生文学审美想象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1-30页 |
一、高中美术生文学审美想象力现状调查过程与方法 | 第21-22页 |
二、高中美术生文学审美想象力现状调查结果 | 第22-25页 |
三、高中美术生文学审美想象力调查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四、高中美术生文学审美想象力现状探因 | 第27-30页 |
第三章 高中美术生文学审美想象力培养理论依据和原则 | 第30-35页 |
一、高中美术生文学审美想象力培养理论依据 | 第30-31页 |
二、高中美术生文学审美想象力培养原则 | 第31-35页 |
第四章 高中美术生文学审美想象力培养方法 | 第35-52页 |
一、运用积累法丰富审美体验 | 第35-42页 |
二、运用意象联想法激发审美再造 | 第42-46页 |
(一)以“意象”为抓手,再造文学作品中的意境 | 第43-45页 |
(二)以美术形式再现文学作品与以文学形式再造美术作品的交融配合 | 第45-46页 |
三、运用造型艺术创作规则锻炼审美创造 | 第46-52页 |
(一)均衡与对称 | 第47-48页 |
(二)对比与和谐 | 第48-49页 |
(三)虚与实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注释 | 第53-5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附录 1 诗歌改写(选其二) | 第55-56页 |
附录 2《飞鸟集》剧本《飞鸟勿扰》 | 第56-59页 |
附录 3 校刊《翰林》仿写 | 第59-61页 |
附录 4 电影观看设置的问题(选其二) | 第61-62页 |
附录 5 师生诗歌(择其四) | 第62-64页 |
附录 6 高中生审美想象力调查问卷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