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论第9-21页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第9-10页
  (一) 高职教育国际物流管理专业改革研究的需要第9页
  (二) 培养国际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需要第9-10页
  (三)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第10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0-12页
  (一) 理论意义第10页
  (二) 实践意义第10-12页
 三、文献综述第12-15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二) 国内相关研究第12-15页
 四、关键概念的界定第15-18页
  (一) 课程第15-16页
  (二) 课程体系第16-17页
  (三) 工作过程导向第17页
  (四) 学习领域课程第17-18页
  (五) 学习情境第18页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8-21页
  (一) 研究思路第18-19页
  (二) 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一章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第21-28页
 一、建构主义理论第21-23页
 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第23-24页
 三、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第24-28页
第二章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特点第28-32页
 一、强调学生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综合性培养第28页
 二、强调知识和技能以工作过程为进行整合第28页
 三、实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第28-29页
 四、追求典型任务下的学习情境建设第29-30页
 五、形成领域、任务及过程三个概念的一致性第30页
  (一) 学习领域和工作领域相互一致第30页
  (二) 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相互一致第30页
  (三) 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相互一致第30页
 六、突出职业特点为基础的多元评价第30-32页
第三章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第32-36页
 一、专业培养目标第32页
 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主线第32-33页
 三、职业岗位第33页
 四、典型工作任务第33-34页
 五、学习领域课程和学习情境第34页
 六、公共课程第34-35页
 七、专业课程第35-36页
第四章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步骤第36-61页
 一、专业定位分析,明确培养目标第36-39页
 二、进行职业工作分析,提取典型工作任务第39-45页
  (一) 国际物流专业职业工作分析及职业能力分析第39-44页
  (二) 总结典型工作任务第44-45页
 三、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及学习情境第45-47页
  (一) 职业典型下作任务与行动领域转化第45页
  (二) 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课程转化第45-46页
  (三) 根据国际物流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学习情境第46-47页
 四、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第47-50页
  (一) 公共课设计第47-48页
  (二) 国际物流专业课设计第48-50页
 五、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物流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第50-61页
  (一) “采购管理”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第50-56页
  (二) “国际货运代理”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的设计第56-61页
第五章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物流专业课程的实施要求第61-64页
 一、实训室建设第61-62页
  (一) 仓储实训室第61-62页
  (二) 叉车技能实训中心第62页
  (三) 国际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实训中心第62页
 二、校外实训条件第62页
 三、师资要求第62-63页
 四、教材要求第63-64页
结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第68-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71-72页
后记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基于arm9平台与Linux系统的电子罗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