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学生“诗性智慧”的开启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及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诗性智慧 | 第10-18页 |
·诗性智慧:强烈的感受力与广阔的想象力 | 第10页 |
·中国语文中的诗性智慧 | 第10-16页 |
·中国的各种文章中蕴藏着诗性智慧 | 第11-12页 |
·中国的文字充满着诗性智慧 | 第12-13页 |
·中国的经典名著中饱含着诗性智慧 | 第13-16页 |
·语文课堂中的诗性智慧 | 第16-18页 |
·教师的诗性智慧 | 第16页 |
·学生的诗性智慧 | 第16-17页 |
·师生集体的诗性智慧 | 第17-18页 |
2、语文教学亟需开启学生的“诗性智慧” | 第18-26页 |
·语文教学“诗性智慧”的缺失 | 第18-20页 |
·教学目的“诗性智慧”的缺失 | 第18页 |
·教学过程“诗性智慧”的缺失 | 第18-19页 |
·教学效果——学生“诗性智慧”的缺失 | 第19-20页 |
·语文教学呼唤“诗性智慧”的缘由 | 第20-26页 |
·是人类自然、真诚、鲜活的天性发展的需要 | 第20-21页 |
·是适应时代发展、学科特性的需要 | 第21-23页 |
·是实现新时期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 | 第23-26页 |
3、语文教学中学生“诗性智慧”的开启 | 第26-44页 |
·借助阅读训练开启学生的“诗性智慧” | 第26-31页 |
·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 第27-28页 |
·联系生活,咀嚼细节,还原现场 | 第28-29页 |
·朗读吟咏,放飞想象的翅膀 | 第29-30页 |
·咀嚼品味汉字之美 | 第30-31页 |
·借助写作训练开启学生的“诗性智慧” | 第31-37页 |
·改革命题,换位思考 | 第32页 |
·作前导语,创设情境,唤醒和激发写作动机 | 第32-34页 |
·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 | 第34-36页 |
·开发想象,训练思维 | 第36-37页 |
·借助口语交际训练开启学生的“诗性智慧” | 第37-40页 |
·在口头表达中开启诗性智慧 | 第37-38页 |
·在接收领悟中开启诗性智慧 | 第38-39页 |
·以学生为本,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 第39-40页 |
·凸显语文教师的“诗性智慧” | 第40-44页 |
·教学用语清晰规范、准确精练 | 第41页 |
·具体形象地呈现课堂内容 | 第41-42页 |
·声情并茂,以情动人 | 第42-43页 |
·课堂应对,机智幽默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