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2-13页 |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3页 |
|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地理素养的界定 | 第14-25页 |
| ·素养的内涵 | 第14-15页 |
| ·地理素养的界定 | 第15-17页 |
| ·高中生必备的地理素养 | 第17-25页 |
| ·知"地" | 第17-19页 |
| ·明"理" | 第19-21页 |
| ·懂"图" | 第21-22页 |
| ·质"疑" | 第22页 |
| ·析"事"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培养高中生地理素养的意义 | 第25-29页 |
| ·是适应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25-26页 |
| ·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 第26-27页 |
| ·是地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 第27页 |
| ·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27-28页 |
| ·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培养高中生地理素养的对策 | 第29-61页 |
| ·转变学生和家长的观念 | 第29-30页 |
| ·提升教师自身的修养 | 第30-34页 |
| ·更新理念 | 第30-32页 |
| ·提高地理学科教学能力 | 第32-33页 |
| ·加强新知识的储备 | 第33-34页 |
| ·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 第34-55页 |
| ·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 第34-40页 |
| ·依材(教材)施教 | 第40-51页 |
| ·因人施教 | 第51-54页 |
| ·按"三个面向"之需施教 | 第54-55页 |
| ·在地理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素养 | 第55-58页 |
| ·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地理问题的素养 | 第56-57页 |
| ·培养学生关爱乡土、关爱祖国、关爱全球的素养 | 第57页 |
|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养 | 第57-58页 |
| ·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素养 | 第58页 |
|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与合作的素养 | 第58页 |
| ·改变评价机制 | 第58-61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 后记 | 第63-65页 |
| 附件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