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计划政策执行研究--以黑龙江省特岗教师为例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一) 关于特岗计划政策必要性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关于特岗计划政策执行情况研究 | 第13页 |
(三) 关于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研究 | 第13-14页 |
(四) 关于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第14-15页 |
(五) 关于特岗教师生存状态研究 | 第15-16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一) 特岗计划 | 第16页 |
(二) 政策执行 | 第16-17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 观察法 | 第17页 |
(二) 访谈法 | 第17页 |
(三) 问卷调查法 | 第17-18页 |
(四) 文献法 | 第18页 |
注释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一、政策学理论 | 第19-20页 |
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 第20-21页 |
三、特岗计划政策分析 | 第21-23页 |
注释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特岗政策执行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24-40页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第24页 |
二、样本选择 | 第24-25页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25-37页 |
(一) 政府方面 | 第25-29页 |
(二) 学校方面 | 第29-32页 |
(三) 教师方面 | 第32-37页 |
四、特岗计划在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7-39页 |
(一) 工资待遇落实不到位 | 第37-38页 |
(二) 继续教育机会和途径差别较大 | 第38页 |
(三) 职业生涯规划普遍较悲观 | 第38-39页 |
(四) 期满后入编情况模糊 | 第39页 |
(五) 特岗计划执行中后续监管与跟踪的缺失 | 第39页 |
注释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特岗计划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0-45页 |
一、特岗计划政策制定本身的缺陷和不足 | 第40-42页 |
(一) 缺乏完善、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40页 |
(二) 政策目标笼统不具体 | 第40-41页 |
(三) 政策资源的不足 | 第41-42页 |
(四) 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 第42页 |
(五) 特岗政策制定模式缺少必要的灵活性 | 第42页 |
二、政策执行阶段的窘境 | 第42-44页 |
(一) 政府责任的泛化 | 第42页 |
(二) 各级政策执行部门的认知与协调 | 第42-43页 |
(三) 政策执行者权力与利益的驱使 | 第43页 |
(四) 组织落实与政策宣传的不完善 | 第43页 |
(五) 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 第43-44页 |
三、政策评估阶段存在的漏洞 | 第44-45页 |
(一) 缺乏政策评估准则 | 第44页 |
(二) 缺少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 第44页 |
(三) 政策目标方案不宜行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完善特岗计划的基本策略 | 第45-49页 |
一、提高特岗计划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 第45-46页 |
(一) 提升特岗计划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 第45页 |
(二) 构建系统性的特岗计划激励和优惠政策体系 | 第45-46页 |
(三) 拓宽政策资源的投入渠道 | 第46页 |
二、提升特岗计划政策执行力度 | 第46-47页 |
(一) 创新特岗政策执行模式 | 第46页 |
(二) 强化特岗计划政策宣传 | 第46-47页 |
(三) 培养政策执行者的认知能力 | 第47页 |
(四) 建全特岗计划政策执行的监督系统 | 第47页 |
三、构建科学的特岗计划政策评估体系 | 第47-49页 |
(一) 加大特岗计划政策的上级监管范围和力度 | 第47-48页 |
(二) 拓宽政府执行的监管模式 | 第48页 |
(三) 建立科学的政府执行结果评估体系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