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的心电信号采集及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7页 |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多参数监护系统的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心电检测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心电信号生理学基础 | 第17-19页 |
·心电信号的产生机理 | 第17页 |
·心电信号的特征点 | 第17-18页 |
·心电导联 | 第18-19页 |
·虚拟仪器 | 第19-22页 |
·虚拟仪器的概念 | 第19-20页 |
·虚拟仪器的组成 | 第20-22页 |
·小波变换理论 | 第22-23页 |
·小波基函数 | 第22页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22-23页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心电信号采集系统 | 第24-34页 |
·系统的硬件实现 | 第24-27页 |
·心电信号放大器 | 第24-26页 |
·USB数据采集卡 | 第26-27页 |
·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27-33页 |
·总体结构 | 第27-28页 |
·LabVIEW的DLL调用 | 第28-31页 |
·USB口采集程序的设计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心电信号的预处理 | 第34-43页 |
·心电信号中的噪声 | 第34页 |
·预处理常用算法 | 第34-35页 |
·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去噪 | 第35-40页 |
·小波阈值消噪原理 | 第36-37页 |
·小波函数的选择 | 第37-38页 |
·分解层次的确定 | 第38-40页 |
·小波变换去噪分析 | 第40-43页 |
·心电消噪具体算法 | 第40-41页 |
·消噪结果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心电信号的特征提取 | 第43-62页 |
·心电信号R波提取的常用方法 | 第43页 |
·基于单导联的R波特征提取 | 第43-52页 |
·小波变换及其对心电信号的表征 | 第43-46页 |
·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R波提取算法 | 第46-52页 |
·基于多导联的心电R波提取 | 第52-61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53-54页 |
·小波熵分析 | 第54-55页 |
·基于多导联的心电特征提取算法实现 | 第55-61页 |
·检测结果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信号的存储和显示 | 第62-69页 |
·数据的存储 | 第62-66页 |
·基于xml文件的存储方式 | 第62-65页 |
·基于数据库的存储方式 | 第65-66页 |
·界面的显示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总结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第76-7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