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现象研究--对Y镇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考察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28页
 一、 研究缘起第9-11页
  (一) 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视第9-10页
  (二) 现实与理念的背离:老话重提幼儿教育“小学化”第10-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21页
  (一) 国内研究综述第11-20页
  (二) 国外研究综述第20-21页
 三、 研究价值第21-22页
 四、 研究性质的定位和研究方法的选择第22-25页
  (一) 研究性质的定位第22-23页
  (二) 研究方法的选择第23-24页
  (三) 研究样本的选择和介绍第24-25页
 五、 本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5-26页
 六、 关于本研究的一些说明第26-28页
第二章 走入现场:直面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第28-42页
 一、 Y 镇幼儿教育课程存在的“小学化”现象第28-33页
  (一) Y 镇幼儿教育课程目标的服务小学倾向第28-29页
  (二) Y 镇幼儿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断裂第29-30页
  (三) Y 镇幼儿教育课程的“小学化”实施第30-32页
  (四) Y 镇幼儿教育评价的小学化第32-33页
 二、 Y 镇幼儿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小学化”现象分析第33-35页
  (一) Y 镇小学对学前班管理的连带性吸纳第33-34页
  (二) Y 镇民办幼儿园隐性的小学化管理导向第34-35页
 三、 Y 镇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师资队伍第35-38页
  (一) 学前班教师队伍的“转嫁”特征突出第35-36页
  (二) 中心幼儿园教师具有模仿“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倾向第36-37页
  (三) Y 镇幼儿教师儿童观、教育观分析第37-38页
 四、 Y 镇幼儿教育环境中存在的“小学化”现象第38-42页
  (一) 幼儿教育机构的布局分析第38-39页
  (二) 幼儿教育机构物理设施的“小学化”第39-42页
第三章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成因分析第42-54页
 一、 Y 镇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持续存在的直接影响因素第42-49页
  (一) 投入与回报:虎视眈眈的家长们第42-44页
  (二) 责任与生存:力不从心、疲于转嫁的教师们第44-47页
  (三) 投资和索取:忙于利益计算的管理者们第47-49页
 二、 Y 镇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持续存在的深层推动力第49-54页
  (一) 幼儿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地位的隐没第49-50页
  (二) 基础教育系统的应试取向和城市化取向第50-51页
  (三) 乡村文化内在价值的贬值第51-54页
第四章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解决的方向性建议第54-62页
 一、 加强农村幼儿教育资源的多途径引入和开发第54-56页
  (一) 建立农村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引入机制第54-55页
  (二) 开发、利用农村自身的幼儿教育资源第55-56页
 二、 加强农村幼儿教育建设与监管,遏制“小学化”现象第56-58页
  (一) 在农村地区建立公益性、高质量幼儿园第57页
  (二) 专干专管,监督与服务并重第57-58页
 三、 解决农村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引入与发展第58-60页
  (一) 多角度探寻农村幼儿教师的引入第58-59页
  (二) 加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开展教研活动第59-60页
 四、 回归、重建乡土文化内在价值的方向性建议第60-62页
  (一) 社会宏观层面重建乡土文化价值的必要性和建议第60-61页
  (二) 乡村自身重建乡土文化价值的必要性和建议第61-62页
结语:对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的一些反思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 A第67-70页
附录 B第70-73页
附录 C第73-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教育传承楚雄彝族文化策略研究--以姚安县官屯乡马游村为例
下一篇:中学生生命价值观与朋辈影响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