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阿依达》中两位“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三、 研究路径及方法 | 第11页 |
| 注释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威尔第及其歌剧《阿依达》 | 第13-23页 |
| 一、 威尔第的生平及其创作生涯 | 第13-17页 |
| (一) 音乐启蒙 | 第13页 |
| (二) 艰苦求学 | 第13-14页 |
| (三) 创作起步 | 第14-15页 |
| (四) 鼎盛时期 | 第15-16页 |
| (五) 朴素晚年 | 第16-17页 |
| 二、 歌剧《阿依达》的创作历程 | 第17-20页 |
| (一) 创作动机与背景 | 第17-19页 |
| (二) 创作经历与上演 | 第19-20页 |
| 三、 歌剧《阿依达》的剧情介绍 | 第20-22页 |
| 注释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两位“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 | 第23-46页 |
| 一、 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依达的音乐形象塑造 | 第23-33页 |
| (一) 痛苦不安的女奴形象 | 第24-26页 |
| (二) 勇敢坚强的女人形象 | 第26-28页 |
| (三) 聪慧伟大的公主形象 | 第28-31页 |
| (四) 忠贞纯洁的悲剧形象 | 第31-33页 |
| 二、 埃及公主阿姆内丽丝的音乐形象塑造 | 第33-39页 |
| (一) 温柔怀疑的女人形象 | 第33-35页 |
| (二) 高傲愤怒的公主形象 | 第35-37页 |
| (三) 矛盾绝望的悲剧形象 | 第37-39页 |
| 三、 二重唱《爱情与烦恼》的音乐分析 | 第39-45页 |
| 注释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威尔第的歌剧魅力在两位“公主”身上的彰显 | 第46-53页 |
| 一、 异国的情调 | 第46-47页 |
| 二、 战争的残酷 | 第47-48页 |
| 三、 爱情的憧憬 | 第48-49页 |
| 四、 重唱的魅力 | 第49-50页 |
| 五、 矛盾的冲突 | 第50-51页 |
| 六、 悲剧的命运 | 第51页 |
| 注释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附录 1 | 第57-58页 |
| 附录 2 | 第58-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