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各种类型往复式发动机论文--汽油机论文

基于涡轮增压技术的车用汽油机性能提升及试验评价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插图索引第10-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0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汽油机涡轮增压研究和应用现状第15-18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第18-19页
     ·研究主要目的第18-19页
     ·研究主要内容第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2章 发动机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第20-31页
   ·缸内热力平衡关系式第20-24页
     ·缸内热力过程的基本方程第20-23页
     ·气缸的瞬时工作容积第23页
     ·燃烧放热率计算第23-24页
     ·缸内传热计算第24页
   ·进排气阀流量计算第24-26页
   ·进排气管中一维非定常流动数学模型第26-28页
     ·一维非定常流动的基本方程第26页
     ·管道摩擦损失理论基础第26-27页
     ·管道壁面传热理论基础第27页
     ·中冷器的计算模型第27-28页
   ·废气涡轮增压器数学公式第28-30页
     ·压气机的特性参数第28-29页
     ·涡轮机的特性参数第29-30页
   ·本章小节第30-31页
第3章 发动机性能仿真模型第31-46页
   ·自然吸气式汽油机 GT-Power 模型的建立第31-34页
   ·根据增压性能目标进行增压器选型计算第34-39页
     ·发动机增压器评价体系第34页
     ·增压器选型第34-39页
   ·增压汽油机 GT-Power 模型建立第39-40页
   ·两款增压器与原机匹配情况分析第40-43页
   ·增压发动机高原功率恢复分析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增压发动机设计参数优化第46-60页
   ·进气歧管的优化第46-48页
   ·发动机排气管连接方案优化第48-49页
   ·配气机构的优化第49-52页
   ·爆震理论基础第52-53页
   ·爆震预测模块第53-55页
   ·不同压缩比对爆震指数的分析第55-56页
   ·推迟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爆震影响第56-59页
   ·本章小节第59-60页
第5章 增压汽油机试验结果评估第60-74页
   ·试验结果第60-65页
   ·两款发动机搭载整车的油耗对比第65-69页
   ·增压样机节油潜力分析第69-73页
   ·本章小节第73-74页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VGT技术的乘用车柴油机性能提高分析及其优化研究
下一篇:福田长沙汽车厂国际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