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29页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11-14页
     ·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第11-13页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14-18页
     ·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本理论第14-16页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第16-18页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第18-27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8-21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21-24页
     ·国内外关于平衡计分卡方法的运用及研究综述第24-27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27-29页
     ·研究思路第27页
     ·研究方法第27-29页
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投资特点分析第29-39页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特点与现状第29-30页
     ·高新技术及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第29页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与发展现状第29-30页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与现状第30-31页
     ·频繁的企业变革需要更灵活的管理机制第30页
     ·管理对象主要为知识型员工第30页
     ·一线管理人员多有技术背景或营销背景第30页
     ·员工工作过程难于监督,工作成果难以衡量第30-31页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内容及形式第31-32页
     ·培训投资第31页
     ·流动投资第31-32页
     ·干中学投资第32页
     ·健康投资第32页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特征第32-34页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具有风险性第32-33页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成本较高第33页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和实用性第33页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产权具有排他性第33-34页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受到非货币计量因素的影响第34页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现状分析第34-39页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现状第34-36页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收益现状第36-39页
3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绩效评价分析第39-43页
   ·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绩效评价方法第39-41页
     ·经济增加值法第39-40页
     ·杜邦分析法第40页
     ·关键绩效指标法第40-41页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第41页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第41-43页
     ·绩效评价方法选择标准第41-42页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分析第42-43页
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绩效评价分析第43-59页
   ·运用平衡计分卡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绩效评价工具的必要性第43-48页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独有的特点第43-44页
     ·平衡计分卡的产生及其价值所在第44-46页
     ·运用平衡计分卡对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进行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第46-48页
   ·构建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绩效评价体系的流程分析第48-57页
     ·确定战略主题,构建战略地图第48页
     ·化战略为具体目标,再分解为层级指标,形成指标体系第48-53页
     ·筛选确定最终评价指标,分配指标权重第53-55页
     ·设定指标值,完成平衡计分卡,编制企业绩效计划第55-56页
     ·构建、编制员工个人的平衡计分卡与绩效计划第56-57页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人力资源投资绩效评价的步骤第57-59页
     ·前期准备第57页
     ·收集所需的资料、数据第57页
     ·开发出适合企业自身人力资源投资的平衡计分卡第57-59页
5 实证研究-以Y企业为例第59-67页
   ·企业概况第59页
   ·Y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情况第59页
   ·采用平衡计分卡对Y企业人力资源投资进行绩效评价第59-61页
     ·筛选确定人力资源投资绩效的量化指标第59-60页
     ·企业收益在人力资源投资和物力投资间的分割第60页
     ·运用指标对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绩效进行评价第60-61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61-63页
   ·应注意的问题第63-67页
     ·不能照搬套用平衡计分卡统一模式,且应动态调整第63页
     ·全员共同参与,各部门的联动配合第63页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来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第63-64页
     ·指标的设计应有因果关联性,且应尽量使用定量化易取得的指标第64页
     ·关注员工的学习与发展,将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协调第64页
     ·应注重绩效的提高,及时反馈和修订第64-6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致谢第71-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西省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下一篇:通讯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