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0页 |
2 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 | 第10-14页 |
·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第10页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0页 |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 第10页 |
·“群体动力”理论 | 第10页 |
·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在ESL教学中运用 | 第10-14页 |
·合作语言教学法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 第10-11页 |
·正面意义的互相依赖的氛围 | 第11页 |
·根据英语教学需要的灵活分组 | 第11-12页 |
·合作学习小组的责任制表现 | 第12页 |
·合作语言社交 | 第12-13页 |
·合作教学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3 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 第14-18页 |
·构建具有正面意义的教学活动环境和评分标准 | 第14页 |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编组 | 第14-17页 |
·结对子(Pair-share)分组在汉语文化课的运用 | 第14-15页 |
·随机三人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第15-16页 |
·异质分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第16-17页 |
·对立分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第17页 |
·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在汉语教学中的思考总结 | 第17-18页 |
4 整体语言教学法 | 第18-24页 |
·整体语言教学法理论依据 | 第18页 |
·儿童语言习得理论 | 第18页 |
·建构主义 | 第18页 |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原则 | 第18-19页 |
·语言的整体性原则 | 第18-19页 |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 第19页 |
·语言的社会性原则 | 第19页 |
·语言发展能力性原则 | 第19页 |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特点 | 第19-20页 |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口语特点 | 第19页 |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阅读特点 | 第19-20页 |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写作特点 | 第20页 |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实践环节 | 第20-21页 |
·ESL句子整体教学 | 第20-21页 |
·ESL语篇整体教学 | 第21页 |
·ESL单元整体教学 | 第21页 |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教学核心 | 第21-23页 |
·单元主题的含义 | 第21-22页 |
·单元主题的设定 | 第22页 |
·单元主题的教学的操作 | 第22-23页 |
·整体语言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对比 | 第23-24页 |
·整体语言注重内部联系反对层次划分 | 第23页 |
·整体语言注重读和写的联系 | 第23-24页 |
5 整体语言教学法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 第24-28页 |
·汉语基础教学的整体性运用 | 第24-25页 |
·汉语词汇教学的整体法运用 | 第24页 |
·汉语语篇教学的整体法运用 | 第24页 |
·汉语阅读教学的整体法运用 | 第24-25页 |
·汉语教学中单元主题的设定及运用 | 第25-26页 |
·中国文化主题整体语言教学的实践运用 | 第25-26页 |
·汉语“自我介绍”主题在整体语言教学的实践运用 | 第26页 |
·对外汉语教学中整体教学法的思考总结 | 第26-28页 |
·整体语言教学的不足和限制之处 | 第26-27页 |
·整体语言教学的优势及发展 | 第27-28页 |
6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