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 ·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 ·复杂技术创新 | 第15-18页 |
| ·认知层面的复杂技术 | 第15页 |
| ·客体层面的复杂技术 | 第15-16页 |
| ·复杂技术创新开发模式 | 第16-17页 |
| ·复杂技术创新主体 | 第17-18页 |
| ·粘滞知识 | 第18-20页 |
| ·粘滞知识的内涵 | 第18-19页 |
| ·粘滞知识的分类 | 第19-20页 |
| ·复杂技术创新中的粘滞知识 | 第20-23页 |
| ·功能知识及其粘滞 | 第20-21页 |
| ·设计知识及其粘滞 | 第21页 |
| ·界面知识及其粘滞 | 第21-22页 |
| ·集成知识及其粘滞 | 第22页 |
| ·组织管理知识及其粘滞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复杂技术创新中的知识分布与知识粘滞 | 第24-31页 |
| ·知识分布载体及其对粘滞知识的转移影响 | 第24-25页 |
| ·知识分布载体数量及其对粘滞知识的转移影响 | 第25-26页 |
| ·知识分布形态及其对粘滞知识的转移影响 | 第26-27页 |
| ·知识分布集中度及其对粘滞知识的转移影响 | 第27-28页 |
| ·知识分布相似性及其对粘滞知识的转移影响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复杂技术创新中各层次知识转移及粘滞分析 | 第31-46页 |
| ·知识转移种类划分 | 第31-33页 |
| ·复杂技术创新中的知识转移层次 | 第33-34页 |
| ·个体间知识转移 | 第34-36页 |
| ·知识转移粘滞分析 | 第34-35页 |
| ·粘滞知识转移机理 | 第35-36页 |
| ·个体向团队、个体向组织知识转移 | 第36-38页 |
| ·知识转移粘滞分析 | 第36-37页 |
| ·粘滞知识转移机理 | 第37-38页 |
| ·团队向团队、团队向组织知识转移 | 第38-40页 |
| ·知识转移粘滞分析 | 第38-39页 |
| ·粘滞知识转移机理 | 第39-40页 |
| ·组织间知识转移 | 第40-43页 |
| ·知识转移粘滞分析 | 第40-41页 |
| ·粘滞知识转移机理 | 第41-43页 |
| ·组织向个体知识转移 | 第43-45页 |
| ·知识转移粘滞分析 | 第43-44页 |
| ·粘滞知识转移机理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基于复杂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的粘滞知识转移机理 | 第46-57页 |
| ·复杂技术创新过程分析 | 第46-47页 |
| ·一般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 | 第46页 |
| ·复杂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 | 第46-47页 |
| ·基于复杂技术创新过程的知识转移 | 第47-48页 |
| ·创新思想形成阶段 | 第48-50页 |
| ·知识转移粘滞分析 | 第48-49页 |
| ·粘滞知识转移机理 | 第49-50页 |
| ·模块划分阶段 | 第50-52页 |
| ·知识转移粘滞分析 | 第51页 |
| ·粘滞知识转移策略 | 第51-52页 |
| ·模块开发阶段 | 第52-54页 |
| ·知识转移粘滞分析 | 第53页 |
| ·粘滞知识转移机理 | 第53-54页 |
| ·系统集成阶段 | 第54-56页 |
| ·知识转移粘滞分析 | 第55页 |
| ·粘滞知识转移机理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 ·总结 | 第57-58页 |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