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系统论文

驾驶员驾驶特性与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第9-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33页
   ·研究背景第1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20页
     ·研究目的第18-19页
     ·研究意义第19-20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0-28页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20-24页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第24-2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27-28页
   ·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课题来源第28-2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30-33页
     ·研究方法第30-31页
     ·技术路线第31-33页
第2章 驾驶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3-45页
   ·驾驶特性的界定第33-35页
     ·驾驶员的信息处理过程分析第33-34页
     ·驾驶特性的定义与分类第34-35页
   ·驾驶特性分析第35-37页
     ·驾驶员的感知特性第35-36页
     ·驾驶员的判断特性第36-37页
     ·驾驶员的操作特性第37页
   ·驾驶特性影响因素分析第37-44页
     ·影响驾驶特性的心理因素第37-40页
     ·影响驾驶特性的生理因素第40-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驾驶特性数据采集与分析第45-65页
   ·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现场调查第45-46页
   ·驾驶员信息资料收集第46-47页
     ·调查对象描述第46页
     ·收集资料内容第46-47页
   ·驾驶员的驾驶特性测试第47-53页
     ·驾驶员感知、判断及操作特性测试第47-50页
     ·疲劳对驾驶员感知判断及操作特性指标的影响测试第50-53页
   ·驾驶特性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第53-64页
     ·数据分析方法与测试样本筛选第53-55页
     ·驾驶员感知、判断及操作特性测评指标分析第55-60页
     ·疲劳程度及连续驾驶时间与驾驶特性测评指标间关系第60-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驾驶员自身差错与交通事故的相关性分析第65-74页
   ·基于驾驶员自身差错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第65-70页
     ·驾驶员自身差错影响因素分析第65-66页
     ·驾驶员自身差错事故致因层次结构模型第66-67页
     ·驾驶员自身差错事故影响因素的权重确定第67-70页
   ·驾驶特性影响因素与交通事故的相关性分析第70-73页
     ·驾驶员基本状况与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性第70-71页
     ·驾驶经历与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性第71-72页
     ·疲劳影响因素与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性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5章 疲劳对驾驶特性影响的研究第74-90页
   ·疲劳阶段划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74-77页
     ·疲劳的阶段划分第74-75页
     ·驾驶疲劳影响因素分析第75-76页
     ·基于驾驶特性的驾驶疲劳测评指标第76-77页
   ·疲劳对驾驶员感知判断及操作特性的影响第77-81页
     ·疲劳对驾驶员感知特性的影响第77-78页
     ·疲劳对驾驶员判断特性的影响第78-80页
     ·疲劳对驾驶员操作特性的影响第80-81页
   ·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与疲劳恢复时间分析第81-89页
     ·不同连续驾驶时间对驾驶特性测评指标的影响第81-86页
     ·连续驾驶时间与疲劳间关系第86-87页
     ·连续驾驶与疲劳恢复时间关系第87-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6章 驾驶特性的模糊综合评价第90-108页
   ·驾驶特性评价指标体系第90-97页
     ·驾驶特性评价指标筛选第90-92页
     ·驾驶特性评价指标聚类分析第92-93页
     ·驾驶特性评价指标体系第93-97页
   ·驾驶特性测评指标阈值第97-99页
     ·驾驶特性测评指标第97-98页
     ·驾驶特性测评指标的阈值第98-99页
   ·驾驶特性综合评价方法与评价等级第99-102页
     ·驾驶特性综合评价方法第100页
     ·驾驶特性综合评价第100-102页
     ·驾驶特性综合评价等级第102页
   ·实例分析与验证第102-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7章 基于驾驶特性的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第108-118页
   ·针对驾驶员自身差错的交通安全对策第108-110页
     ·提高驾驶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第108-109页
     ·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与管理第109页
     ·改善驾驶员的心理调节能力第109-110页
     ·加强驾驶员的心理素质训练第110页
   ·基于驾驶特性评价的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第110-114页
     ·开展驾驶特性的综合测评第111页
     ·加强驾驶员的感知能力训练第111-112页
     ·加强驾驶员的判断能力训练第112-113页
     ·加强驾驶员的操作能力训练第113-114页
   ·基于驾驶特性的驾驶疲劳预防对策第114-117页
     ·连续驾驶及中途休息时间建议第114-116页
     ·驾驶员自我控制与调节措施第116-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结论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第129-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个人简介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电力产业输配电价格管制研究--基于DEA的应用
下一篇:菏泽供电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