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教育学史、教育思想史论文

中西传统教育思想几个问题之比较研究

前言第1-12页
问题一: 教育和政治关系影响下的中西道德教育第12-24页
 一、 强调道德教育的政治服务功能:“政教合一”模式下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第12-14页
  1. 教育政治化,政治教育化第12-13页
  2. 道德教育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核心内容第13-14页
  3. 道德教育成为为政治服务的纯粹工具第14页
 二、 突显道德教育的人格塑造价值:国家教育职能演变过程中的西方道德教育第14-20页
  1. 教育国家化第15-16页
  2. 从“美德即知识”到培养“服从上帝”的人第16-17页
  3. 从人性解放层面来把握道德教育第17-18页
  4. 教育社会功能的张扬第18-20页
  5. 道德教育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第20页
 三、 思考与启示:按照道德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实施道德教育第20-24页
  1. 在教育和人的培养过程中,要始终把道德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第21页
  2. 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中,要全面把握道德教育的价值效用第21-22页
  3. 正确把握政治、教育与道德的关系,按照道德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实施道德教育第22-24页
问题二: 人、自然和社会关系影响下的中西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第24-36页
 一、 奉扬“天人合一”,重视人文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显著特征第24-28页
  1. 以自然知识教育为主到自然知识教育的弱化第24-25页
  2. 伦理知识取代自然科学知识成为官方教育的全部内容第25-26页
  3. 科学教育思想始终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第26-27页
  4. 重视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文教育得以盛行的根本原因第27-28页
 二、 重视人与自然关系,强调科学教育是贯穿西方传统教育思想的一条主线第28-33页
  1. 重视科学教育是西方自古就有的优良传统第28-29页
  2. 西方早期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是强调人支配和主宰自然的结果第29-30页
  3.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西方近代科学教育繁荣的不竭动力第30-32页
  4.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趋势的显现第32-33页
 三、 思考与启示:正确把握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第33-36页
  1. 正确把握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坚持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第33-34页
  2. 正确认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充分发挥两者在人的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第34页
  3. 扬弃中西传统教育思想的积极成果和消极影响,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第34-36页
问题三: 个群关系影响下的中西个性教育第36-48页
 一、 强调群体认同和群体至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个性教育难以得到张扬第36-40页
  1. 群体至上是中国古代处理个群关系的基本准则第36-37页
  2. 个性教育更多指向人的德行而非个体的自由发展第37-39页
  3. 个性教育在近代以前始终未能真正实施第39-40页
 二、 强调个体自由和“遵循自然”导致了西方传统教育思想对个性教育的过度推崇第40-45页
  1. 个性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绝对权利第40-41页
  2. 个性教育就是要按照个体身心成长规律来组织实施教育第41-44页
  3. 尊崇个性却造成了个性的失落和人的片面发展第44-45页
 三、 思考与启示:全面把握个群关系,科学实施个性教育第45-48页
  1. 全面把握个群关系,坚持个体自由发展和对群体、对社会责任的辩证统一第45-46页
  2. 正确理解教育的双重价值,全面提升教育的功能和效用第46页
  3. 以史为鉴,科学实施个性教育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下一篇:中美工科物理教材的比较